六通三昧降魔,不用色声气力。
-
朗读
- 0喜欢
出处
出自宋释印肃的《赞三十六祖颂(其十二)》
拼音和注音
liù tōng sān mèi jiàng mó , bù yòng sè shēng qì lì 。
小提示:"六通三昧降魔,不用色声气力。"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不用:用不着,不必。
气力:(名)力气:~不支。
声气:声音和气息。后用以比喻朋友间志趣相投合。声音、言语。
三昧:佛教用语,意思是使心神平静,杂念止息,是佛教的重要修行方法之一。借指事物的诀要:深得其中~。[梵samādhi]
六通:1.谓上下四方无不通畅。2.佛教语。谓六种神通力:神境智证通(亦云神足通)﹑天眼智证通(亦云天眼通)﹑天耳智证通(亦云天耳通)﹑他心智证通(亦云他心通)﹑宿住随念智证通(即宿命智证通﹐亦云宿命通)﹑漏尽智证通(亦云漏尽通)。神足通﹐谓其游涉往来非常自在;天眼通﹐谓得色界天眼根﹐能透视无碍;天耳通﹐谓得色界天耳根﹐听闻无碍;他心通﹐谓能知他人之心念而无隔碍;宿命通﹐谓知自身及六道众生宿世行业而无障碍﹔漏尽通﹐谓断尽一切烦恼得自在无碍。前五通﹐凡夫亦能得之﹐而第六通﹐唯圣者始得。3.谓通解六试题。
小提示:"六通三昧降魔,不用色声气力。"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全诗
相关名句
-
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
出自:《齐桓晋文之事》
-
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
出自:《齐桓晋文之事》
-
不用通名姓,渔樵共主宾。
出自:顾况的《送友失意南归》
-
嗟我身为赤县令,操权不用欲何俟。
出自:韩愈的《寄卢仝(宪宗元和六年河南令时作)》
-
市头博米不用物,酒店买酒不肯赊。
出自:卢仝的《苦雪寄退之》
-
望乡心若苦,不用数登楼。
出自:白居易的《见敏中初到邠宁秋日登城楼诗诗中颇多乡思因以寄和》
-
不用用已成,兹理古所重。
出自:韩维的《和孙廷平坦嵩山十首(其一)古木阴》
-
不用安排只么从,自然心地常安乐。
出自:释正觉的《偈颂二百零五首(其一五二)》
-
从教粗褐碎,不用一丝纫。
出自:顾逢的《赠广淳破衣(其一)》
-
银竹森森度翠林,惰龙不用血蹄涔。
出自:姜特立的《次杨丈喜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