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是平津门下客,相将鸣佩忆鹓行。
-
朗读
- 0喜欢
出处
出自明欧大任的《送王僚长邦举司理瑞州因归泉州省觐》
拼音和注音
céng shì píng jīn mén xià kè , xiāng jiāng míng pèi yì yuān xíng 。
小提示:"曾是平津门下客,相将鸣佩忆鹓行。"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津门:在渡口设置的关门。东汉首都洛阳有十二门,南面西头门称津门,一名津阳门。津门亭的省称。天津市的别称。明永乐二年年筑天津城,因地处畿辅门户,故名'津门'。
门下:1.拜某人为师,成为某人的弟子。2.投靠世族的食客。3.职官名。南朝齐时,称侍中为「门下」。4.对人的敬称。
平津:坦途;大道。古地名。汉时为平津邑,武帝封丞相公孙弘为平津侯,即此。后多用为典,亦以泛指丞相等高级官僚。旧时北平今北京﹑天津的并称。
小提示:"曾是平津门下客,相将鸣佩忆鹓行。"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全诗
相关名句
-
遥想撚须时得句,又书尺纸报平津。
出自:程洵的《寄赠欧阳伯威》
-
不见平津开阁待,经旬休沐始言归。
出自:黎民表的《燕京书事(其四)》
-
平津开馆大道西,桃夭杳姹通园蹊。
出自:韩维的《和如晦游临淄园示元明》
-
儒冠蔼蔼从平津,东阁由来盛众宾。
出自:司马光的《和始平公贻一二宾僚》
-
平津始礼隗,先君获相从。
出自:黎彭祖的《钱黍谷督学还朝兼托寄钱牧斋宗伯书》
-
晓烟如练曳平津,一棹东风两岸春。
出自:陈轩的《泛清溪》
-
平津旧辟招贤馆,乘兴来寻惬赏期。
出自:黄姬水的《息园赏杏花得枝字》
-
定知慷慨丹墀对,千载平津尚有惭。
出自:刘克庄的《送丁南一》
-
曾趋东阁拜平津,满座图书万象新。
出自:李时行的《宗丰城侯》
-
君须念,早晚小儒,终期一报平津。
出自:朱晞颜的《昼锦堂.寿孔竹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