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与时贤都不省,依稀记得老阳明。
-
朗读
- 0喜欢
拼音和注音
shuō yǔ shí xián dōu bù shěng , yī xī jì de lǎo yáng míng 。
小提示:"说与时贤都不省,依稀记得老阳明。"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记得:能记起;没忘记。
依稀:(形)模模糊糊:~可辨|~记得。[近]隐约。
时贤:时贤shíxián指当代的贤达中常侍曹节以海内多怨,欲借宠时贤以为名。——《后汉书·韦彪传》取悦时贤
阳明:1.阳光。《汉书·孔光传》:“臣闻日者众阳之宗,人君之表,至尊之象。君德衰微,阴道盛彊,侵蔽阳明,则日蚀应之。”2.光明。《后汉书·五行志二》:“或以为凤皇阳明之应,故非明主,则隐不见。”唐韩愈《题炭谷湫祠堂》诗:“万生都阳明,幽暗鬼所寰。”明陶宗仪《辍耕录·钱币》:“世皇尝以钱币问太保刘文贞公,公曰:‘钱用於阳,楮用於阴。华夏,阳明之区;沙漠,幽阴之域。今陛下龙兴朔漠,君临中夏,宜用楮币。’”3.指和蔼温顺的秉性。清方苞《书直隶新安张烈妇荆氏行实后》:“天地之气,蔼然而温和者为阳,惨然而凛慄者为阴。凡妇人之顺於舅姑,宜於家人,慈於子姓者,皆阳明之发也;故其变也激而为义烈。”4.中医经脉名称。《周礼·天官·疾医》“参之以九藏之动。”汉郑玄注:“脉之大候,要在阳明、寸口。”贾公彦疏:“阳明者,在大拇指本骨之高处,与第二指间。寸口者,大拇指本高骨后一寸是也。”《史记·扁鹊仓公列传》:“热上则熏阳明,烂流络,流络动则脉结发,脉结发则烂解,故络交。”5.指东方青帝。《云笈七籤》卷四九:“阳明主春,万童开门。”6.刚强。明李贽《史纲评要·东汉纪·光武帝》:“光武与高祖不同,高祖阳明,光武阴柔。”7.明王守仁之号。《明史·王守仁传》:“守仁天姿异敏……其为教,专以致良知为主。谓宋周程二子后,惟象山陆氏简易直捷,有以接孟氏之传。而《朱子集注》、《或问》之类,乃中年未定之説。学者翕然从之,世遂有‘阳明学’云。”
小提示:"说与时贤都不省,依稀记得老阳明。"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全诗
相关名句
-
年去年来来不差,分明记得主人家。
出自:沈周的《新燕》
-
管弦巷陌,记得去年罗绮。
出自:陈霆的《鱼游春水.用宋人韵,谪后寓客邸书怀》
-
记得佳辰吊汨罗,客怀长昼费销磨。
出自:王士禄的《绝句》
-
记得栏杆垂手处,梅花明月第三枝。
出自:许琮的《感旧(其二)》
-
中秋节,记得在昌平。
出自:许嗣隆的《望江南.燕台中秋追次旧游漫成九首(其七)》
-
汉时贤守令,此义尚肃将。
出自:徐昂发的《下田雨叹》
-
无意附时贤,有眼到古作。
出自:成文昭的《冒雪访灵皋留饮话旧(其一)》
-
汲汲二三子,谬推为时贤。
出自:李宪噩的《族子诒经访予芸涧,置酒示诸生》
-
叔子祠荒岁已深,异时贤守重登临。
出自:李宗易的《重建羊太傅祠和王原叔句》
-
历职汉庭久,磊落映时贤。
出自:楼钥的《曾吏部寿诗集老杜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