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伏将催中伏休,匆匆送夏又迎秋。
-
朗读
- 0喜欢
出处
拼音和注音
mò fú jiāng cuī zhōng fú xiū , cōng cōng sòng xià yòu yíng qiū 。
小提示:"末伏将催中伏休,匆匆送夏又迎秋。"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末伏:末伏mòfú[thelastofthethreeten-dayperiodsofthehotseason]∶夏天最热的时期是三伏,即初伏、中伏和末伏,各占十天中伏有时为二十天。中伏之后十天是末伏∶上述末伏所占十天中的第一天也叫末伏,即立秋后第一个庚日。
中伏:中伏zhōngfú[thesecondofthethreeten-dayperiodsofthehotseasonsometimeslastingtwentydaysinsteadoften]夏至后的第四个庚日,是三伏的第二伏,一般为天,有的年份为天通常也指从夏至后第四个庚日起到立秋后第一个庚日前一天的一段时间
匆匆:(形)急急忙忙的样子:~告辞|行色~。[近]匆忙。[反]徐徐。
小提示:"末伏将催中伏休,匆匆送夏又迎秋。"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全诗
相关名句
-
匆匆行人起,共怨角声早。
出自:欧阳修的《奉使道中作》
-
旦来谢别何匆匆,骑鹤径度江之东。
出自:朱瞻基的《御制山水图歌赐长春真人刘渊然归南京(有序》
-
玉帐匆匆。
出自:辛弃疾的《浪淘沙·赋虞美人草》
-
梅花向来始别,又匆匆、结子满枝头。
出自:万俟咏的《木兰花慢·恨莺花渐老》
-
匆匆整棹还。
出自:司马光的《阮郎归·渔舟容易入春山》
-
珍重金兰交契,共惜匆匆别去,送我几烟林。
出自:葛立方的《水调歌头》
-
匆匆人去三更也。
出自:蔡伸的《虞美人》
-
岁一相逢,常是匆匆别。
出自:侯置的《点绛唇》
-
芳意匆匆。
出自:晏几道的《行香子》
-
看匆匆,和气薰城,共庆武夷仙伯。
出自:方岳的《瑞鹤仙(寿宋倅·七月二十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