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医至再复至三,孰辨阴阳明表里。
-
朗读
- 0喜欢
拼音和注音
gèng yī zhì zài fù zhì sān , shú biàn yīn yáng míng biǎo lǐ 。
小提示:"更医至再复至三,孰辨阴阳明表里。"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阴阳:1.古代哲学概念。2.日月运转之学。3.天气的变化。阴阳之变。——《吕氏春秋·察今》
阳明:1.阳光。《汉书·孔光传》:“臣闻日者众阳之宗,人君之表,至尊之象。君德衰微,阴道盛彊,侵蔽阳明,则日蚀应之。”2.光明。《后汉书·五行志二》:“或以为凤皇阳明之应,故非明主,则隐不见。”唐韩愈《题炭谷湫祠堂》诗:“万生都阳明,幽暗鬼所寰。”明陶宗仪《辍耕录·钱币》:“世皇尝以钱币问太保刘文贞公,公曰:‘钱用於阳,楮用於阴。华夏,阳明之区;沙漠,幽阴之域。今陛下龙兴朔漠,君临中夏,宜用楮币。’”3.指和蔼温顺的秉性。清方苞《书直隶新安张烈妇荆氏行实后》:“天地之气,蔼然而温和者为阳,惨然而凛慄者为阴。凡妇人之顺於舅姑,宜於家人,慈於子姓者,皆阳明之发也;故其变也激而为义烈。”4.中医经脉名称。《周礼·天官·疾医》“参之以九藏之动。”汉郑玄注:“脉之大候,要在阳明、寸口。”贾公彦疏:“阳明者,在大拇指本骨之高处,与第二指间。寸口者,大拇指本高骨后一寸是也。”《史记·扁鹊仓公列传》:“热上则熏阳明,烂流络,流络动则脉结发,脉结发则烂解,故络交。”5.指东方青帝。《云笈七籤》卷四九:“阳明主春,万童开门。”6.刚强。明李贽《史纲评要·东汉纪·光武帝》:“光武与高祖不同,高祖阳明,光武阴柔。”7.明王守仁之号。《明史·王守仁传》:“守仁天姿异敏……其为教,专以致良知为主。谓宋周程二子后,惟象山陆氏简易直捷,有以接孟氏之传。而《朱子集注》、《或问》之类,乃中年未定之説。学者翕然从之,世遂有‘阳明学’云。”
表里:1.外表和内心;外面和里面。2.衣服的面子与里子。亦泛指衣料。3.事物的内外情况,一切原委。4.中医指病在浅表和病邪入里或病在内脏的症候。
小提示:"更医至再复至三,孰辨阴阳明表里。"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全诗
相关名句
-
又不曾燮理阴阳将鼎鼐调,退夷狄边塞遥。
出自:郑光祖的《杂剧·立成汤伊尹耕莘》
-
表里高阳氏,铭阡辅嗣孙。
出自:刘克庄的《䂬陈贡士挽诗》
-
借问看奕人,置身局表里。
出自:陈恭尹的《题徐虹亭看奕图》
-
河山周武卫,表里殿师藩。
出自:徐祯卿的《元会曲》
-
尽□□、山河大地,光涵表里。
出自:葛长庚的《贺新郎.咏雪二首(其十九)》
-
最关怀表里山河,天夺斯人,非仅吾乡福薄;
出自:成策达的《挽曾纪泽联》
-
沉冥极颠末,昭彻贵表里。
出自:韩淲的《袖手》
-
泷冈表里曾潸涕,陟屺诗成重所思。
出自:虞堪的《寄黄高士鹤巢》
-
官筒之诗邺城下,孝友恳恻见表里。
出自:黄庭坚的《次韵七兄青阳驿西阻水见寄》
-
风尘道路分千里,表里关河亦一家。
出自:卢龙云的《寄寿黄懋忠明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