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舫飘然雁影翩,锦江三老不同筵。
-
朗读
- 0喜欢
拼音和注音
hú fǎng piāo rán yàn yǐng piān , jǐn jiāng sān lǎo bù tóng yán 。
小提示:"湖舫飘然雁影翩,锦江三老不同筵。"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不同:1.不一样。《文选.枚乘.上书重谏吴王》:「秦卒擒六国,灭其社稷,而并天下是何也?则地利不同,而民轻重不等也。」《儒林外史.第一回》:「此兄不但才高,胸中见识,大是不同,将来名位不在你我之下。」2.不答应。3.意见不和。《后汉书·孔融传》:“﹝融﹞与中丞赵舍不同,託病归家。”
锦江:岷江分支之一﹐在今四川成都平原。传说蜀人织锦濯其中则锦色鲜艳﹐濯于他水﹐则锦色暗淡﹐故称。
飘然:(形)轻盈飘摇的样子:浮云~而过。
三老:1.古代掌教化之官。乡、县、郡均曾先后设置。《礼记·礼运》:“故宗祝在庙,三公在朝,三老在学。”《史记·陈涉世家》:“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鋭,伐无道,诛暴秦,復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汉书·高帝纪》上:“举民年五十以上,有脩行,能帅众为善,置以为三老,乡一人。择乡三老一人为县三老,与县令丞尉以事相教。”《后汉书·循吏传·王景》:“父閎为郡三老。”2.指国三老,多以致仕三公任之。《逸周书·大匡》:“王乃召冢卿、三老、三吏、大夫、百执事之人,朝於大庭。”朱右曾校释:“三老,国老也。谓致仕者。”《周书·儒林传序》:“下詔尊太傅燕公为三老。”参见“三老五更”。3.东汉赤眉农民起义军最高首领的称号。《后汉书·刘盆子传》:“琅玡人樊崇起兵於莒,众百餘人转入太山,自号三老。”《资治通鉴·汉光武建武元年》:“诸三老、从事皆大会。”胡三省注:“赤眉诸帅最尊者号三老,次从事。”4.指上寿、中寿、下寿。《左传·昭公三年》:“公聚朽蠹,而三老冻馁。”杜预注:“三老、谓上寿、中寿、下寿。皆八十已上。”5.道教指上元老君、中玄老君、下黄老君。《黄庭内景经·脾部》:“注念三老子轻翔。”梁丘子注:“三老谓元老、玄老、黄老之君也。”6.柁工。唐杜甫《拨闷》诗:“长年三老遥怜汝,捩舵开头捷有神。”仇兆鳌注:“蔡注:‘峡中以篙师为长年,舵工为三老。’邵注:‘三老,捩船者,长年,开头者。’”宋陆游《入蜀记》五:“问何谓长年三老,云梢工是也。”清沉受宏《九龙滩》诗:“长索条分众揽舟,独把操篙付三老。”7.称三个德高望重的老前辈。所指不一。宋王应麟《小学绀珠·名臣下·三老》谓文彦博、张方平、范镇为国之三老,傅尧俞、范纯仁、刘挚为和州三老。《元史·张德辉传》:“﹝张德辉﹞与元裕、李冶游封龙山,时人号为‘龙山三老’云。”《明史·文苑传四·唐时升》:“﹝唐时升﹞与里人娄坚、程嘉燧并称曰‘练川三老’。”8.泛指有声望的老人。清赵翼《谒补山制府奉呈》诗:“望高已共尊三老,才大疑兼用五官。”清金和《围城纪事六吟·警奸》:“往往当路横要遮,道旁三老私嘆嗟。”
小提示:"湖舫飘然雁影翩,锦江三老不同筵。"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全诗
相关名句
-
先帝御马五花骢,画工如山貌不同。
出自:杜甫的《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
世幽昧以昡曜兮,孰云察余之善恶?民好恶其不同兮,
出自:屈原的《离骚》
-
百禽久已蛰于冬,春暖喧啾各不同。
出自:刘克庄的《仓使和诗出奇不穷再次韵四首》
-
有酒今不同,思君莹如玉。
出自:韦应物的《春中忆元二》
-
奈与世,不同趣。
出自:魏了翁的《贺新郎(次韵费五十九丈□□题秋山阁有感时事)》
-
飘然行止信自由,或到人间蹑人迹。
出自:邹浩的《赠茅山范道人》
-
飘然沧海客,曾事紫阳君。
出自:胡应麟的《送寿山人》
-
与子飘然同桂楫,昨宵忽尔梦芝田。
出自:陶安的《次管时顺韵》
-
嘉陵风景画难成,羡尔飘然捧檄行。
出自:何逢僖的《送林又眉令犍为》
-
快哉气且吞云梦,便欲飘然上玉京。
出自:蒋孝言的《游虎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