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母诗书之气,蒸为太和。
-
朗读
- 0喜欢
拼音和注音
ā mǔ shī shū zhī qì , zhēng wèi tài hé 。
小提示:"阿母诗书之气,蒸为太和。"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诗书:诗书shī-shū∶指《诗经》和《尚书》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泛指一般书籍、诗文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漫卷诗书喜欲狂。——唐·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太和:1.见“太和”。2.亦作“大和”。3.人的精神、元气;平和的心理状态。4.谓太平。5.和睦。清恽敬《答陈云渠书》:“然家庭大和,文史足用,仰不愧古,俯不愧今,吾弟固有以自乐矣。”6.魏鼓吹曲名。《晋书·乐志下》:“改《上邪》为《太和》,言明帝继体承统,太和改元,德泽流布也。”7.雅乐名。唐段安节《乐府杂录·雅乐部》:“郊天及诸坛祭祀,即奏太和、冲和、舒和三曲。”《金史·乐志上》:“乃取大乐与天地同和之义,名之曰‘太和’。”
小提示:"阿母诗书之气,蒸为太和。"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全诗
相关名句
-
扫厅禁近延僧孺,孰谓诗书避赋繇。
出自:苏籀的《试闱即事三绝》
-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出自: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
诗书长孙子,雍睦化比邻。
出自:黄干的《挽新市张监酒三首》
-
诗书浓处便生枝,但只要、频浇壅。
出自:程大昌的《折丹桂(端复受官并序·通奉尝欲为先硕人篆帔,命为诗语,某献语曰:)》
-
儿大诗书女丝麻。
出自:林正大的《括水调歌》
-
萱堂淑贤齐孟母,谆谆教子读诗书。
出自:柯丹邱的《戏文·荆钗记》
-
则理会的诗书是觉世之师,忠孝是立身之本;
出自:秦简夫的《杂剧·东堂老劝破家子弟》
-
小生幼习儒业,颇看诗书,争奈小生一贫如洗。
出自:关汉卿的《杂剧·山神庙裴度还带》
-
须知道天不负诗书。
出自:《杂剧·孟德耀举案齐眉》
-
在生之日,广览诗书,
出自:《杂剧·施仁义刘弘嫁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