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天龙孰与俦,却教糟粕至今留。
-
朗读
- 0喜欢
拼音和注音
yī zhǐ tiān lóng shú yǔ chóu , què jiào zāo pò zhì jīn liú 。
小提示:"一指天龙孰与俦,却教糟粕至今留。"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至今:(副)一直到现在:~未忘。
孰与:1.与谁。《公羊传·宣公十五年》:“庄王曰‘子去我而归,吾孰与处于此?吾亦从子而归尔。’”《史记·孟尝君列传》:“齐无秦,则天下集齐,亲弗必走,则齐王孰与为其国也!”《新唐书·韩翃传》:“时有两韩翃,其一为刺史,宰相请孰与,德宗曰:‘与诗人韩翃。’”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人生长远别,孰与最关亲?不遇知音者,谁怜长叹人?”2.犹言何如。意谓还不如,常用于反诘语气。《荀子·天论》:“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汉班固《东都赋》:“且夫僻界西戎,险阻四塞,脩其防御,孰与处乎土中。”《周书·杜杲传》:“若使齐寇乘之,则彼此危矣。孰与心忿悔祸,迁虑改图。”3.比对方怎么样,表示疑问语气。用于比照。《墨子·耕柱》:“巫马子谓子墨子曰:‘鬼神孰与圣人明智?’”《战国策·齐策一》:“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史记·范雎蔡泽列传》:“功彰万里之外,声名光辉传於千世,君孰与商君、吴起、大夫种?”宋王安石《酬王濬贤良松泉二诗·松》:“试问苍官值岁寒,戴白孰与苍然好?”明徐渭《自为墓志铭》:“不知古文士以入幕操洁而死者众矣,乃渭则自死,孰与人死之?”
天龙:1.蜈蚣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虫部·蜈蚣》。2.山名。在山西省太原县境。产硫磺。山壁有北魏拓跋氏所造凹形佛像,是美术雕刻史上有价值的杰作。3.房宿第三星之名。4.佛教语。谓诸天与龙神。5.天上的龙。
糟粕:(名)指酿酒、磨米剩下的渣滓。比喻事物粗劣没有价值或腐朽有害的部分:取其精华,去其~。
小提示:"一指天龙孰与俦,却教糟粕至今留。"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全诗
相关名句
-
天龙睡坤腹,土蚀金鬣绿。
出自:贯休的《古意代友人投所知》
-
不知当初问谁借,至今久假而不归。
出自:楼钥的《戏题圭老借庵(其二)》
-
不知赚了多少衲僧,至今八错七差三马九乱。
出自:释妙伦的《达磨赞》
-
桐江自汉至今日,依旧行人指钓矶。
出自:曾丰的《再题严子陵钓台》
-
行若寻常非世有,洒然语笑至今悲。
出自:黄节的《哭潘致中》
-
耀世文章虽已远,传家清白至今存。
出自:郑獬的《素风堂》
-
可怜姬告母,父孰与夫亲。
出自:林同的《妇女之孝二十首(其二)雍姬》
-
浴沂六七惟童冠,孰与诸贤父老多。
出自:湛若水的《大科峰登高诗》
-
北湖居士云山传,吾诗孰与杜老起九原。
出自:陈傅良的《题僧法传为沈仲一画听松图》
-
耕馀有成言,古孰与今庶。
出自:弘历的《闻江南米价平诗以志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