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昔在北京,送君向河南。
-
朗读
- 0喜欢
出处
出自明李梦阳的《送席副使监贵州屯学二事歌》
拼音和注音
wǒ xī zài běi jīng , sòng jūn xiàng hé nán 。
小提示:"我昔在北京,送君向河南。"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送君:鼓的别称。
河南:河南hénán中国中东部的省,简称豫。与河北、山东、安徽、湖北、陕西、山西相邻,面积万平方公里,人口万,省会郑州。黄河流经本省,开封、洛阳为有名古都,著名五岳之一的中岳嵩山在郑州西南的登封县。中国商品粮、棉的主要基地之一。
北京:1.指建康。即今南京市。南朝宋都建康,位在当时疆土之北,因谓之北京。《文选·谢瞻<王抚军庾西阳集别时为豫章太守庾被徵还东>诗》:“祗召旋北京,守官反南服。”李善注:“言庾被召而旋帝京,己守官而莅南服也。”2.指京口。在今江苏镇江市。京口是南朝宋的发祥地,文帝又生于其地,因称之为北京。《宋书·文帝纪》:“朕违北京,二十餘载,虽云密邇,瞻途莫从。”3.指平城。在今山西大同市东北。北魏于太和十九年自平城南迁都洛阳,因称旧都平城为北京。《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北魏<郑道忠墓志>》:“奄就北京,遂同南面。”《魏书·袁翻传》:“又北京制置,未皆允帖,缮俢草创,以意良多。事移化变,存者无几,理苟宜革,何必仍旧。”4.指太原府。在今山西太原市西南晋源镇。唐和五代的唐、晋、汉都发祥于此,因谓之北京。唐钱起《送鲍中丞赴太原军营》诗:“将略过南仲,天心寄北京。”《旧五代史·汉书·高祖纪下》:“﹝天福十二年夏﹞甲午,以判太原府事刘崇为北京留守。”5.指大名府。今河北大名县。因宋真宗曾经驻跸于此。《宋史·仁宗纪三》:“﹝庆历二年五月﹞戊午,建大名府为北京。”6.金天眷元年改辽上京临潢府为北京。故址在今内蒙古巴林左旗波罗城。见《金史·熙宗纪》。7.金贞元元年迁新都于中都大兴府(今北京市),以旧都中京大定府在新都之北,改称北京。故址即今内蒙古宁城县西北大明城。见《金史·海陵纪》。8.明初指开封府。即今河南开封市。《明史·太祖纪一》:“﹝洪武元年﹞八月己巳,以应天为南京,开封为北京。”9.明永乐元年,成祖将他做燕王时的封地北平府改为顺天府,建北京,即今北京市。永乐十九年,自应天(今江苏南京市)迁都顺天,改北京为京师。洪熙元年,拟还都应天,复改京师为北京。正统六年,定北京为国都,又改称京师。历清直至辛亥革命后,相沿不改。但习惯上自明永乐以后都称北京。参见“北京市”。10.北京(beijing),简称“京”,古称燕京、北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
小提示:"我昔在北京,送君向河南。"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全诗
相关名句
-
南望九江北京国,拊心辜负总酸辛。
出自:康有为的《苏村卧病写怀.苏村又名银塘吾五百年世居》
-
一从敌骑下河南,学得声容难辨别。
出自:游九言的《听郑三弹双韵子歌》
-
我昔年少天下游,大河南北西梁州。
出自:薛瑄的《遇知行简陈广文》
-
李边照曜河南日,柳外缤纷靖节家。
出自:邹浩的《次韵和潜亨雪(其二)》
-
斯文宗绪自河南,妙处元非故纸钻。
出自:程公许的《为王山尹子渚赋潜斋末句寄声叶新之》
-
河南已治平,河内难留矣。
出自:包恢的《饯山泉吴守》
-
谩向河南望河北,碧天凉露滴金茎。
出自:丘浚的《送樊景瞻河南大参》
-
闻说河南诗有序,从今亦有口传名。
出自:彭龟年的《和临江庚子鹿鸣宴诗韵》
-
我自河南至,君来自沔川。
出自:李梦阳的《汉上遇钟参政》
-
昨喜山东雨,便因廑河南。
出自:弘历的《河南巡抚奏报得雨诗以志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