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心彼此随缘住,尘世空惊远别情。

出处

出自明王恭的《送僧试经赴金陵

拼音和注音

chán xīn bǐ cǐ suí yuán zhù , chén shì kōng jīng yuǎn bié qíng 。

小提示:"禅心彼此随缘住,尘世空惊远别情。"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随缘:1.佛教语。谓佛应众生之缘而施教化。缘,指身心对外界的感触。南朝宋宗炳《明佛论》:“然羣生之神,其极虽齐,而随缘迁流,成麤妙之识,而与本不灭矣。”唐戴叔伦《赠行脚僧》诗:“补衲随缘住,难违尘外踪。”2.顺应机缘;任其自然。《北齐书·陆法和传》:“法和所得奴婢,尽免之,曰:‘各随缘去。’”唐张籍《赠道士宜师》诗:“自到王城得几年,巴童蜀马共随缘。”《古今小说·单符郎全州佳偶》:“随缘快活,亦足了一生矣。”郭沫若《圣者》:“到处随缘是我家,一篇《秋水》一杯茶。”

禅心:佛教指清空安宁的心:清池皓月照~。

别情:(名)离别的情感:朋友相逢,畅叙~|惆怅的~无以寄托。

尘世:(名)佛教徒与道教徒指现实世界,跟他们所幻想的理想世界相对。

远别:离别到很远的地方去。

彼此:(代)①那个和这个,两方面:不分~。②客套话,表示互相没有什么差别,大家一样:~~。

小提示:"禅心彼此随缘住,尘世空惊远别情。"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全诗
王恭

王恭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相关名句

主题

热门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