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效河东权借寇,封章孰与叩彤闱。
-
朗读
- 0喜欢
出处
出自明王天性的《别左小洲邑侯四首(其一)》
拼音和注音
yuàn xiào hé dōng quán jiè kòu , fēng zhāng shú yǔ kòu tóng wéi 。
小提示:"愿效河东权借寇,封章孰与叩彤闱。"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河东:1.地名。山西省境内,黄河以东的地区。秦汉曾于此设河东郡,其后唐置道,宋置路,亦皆称为「河东」。2.古郡名。郡治秦至西晋时在今山西夏县西北,隋唐时在今山西永济西。3.唐道名。
孰与:1.与谁。《公羊传·宣公十五年》:“庄王曰‘子去我而归,吾孰与处于此?吾亦从子而归尔。’”《史记·孟尝君列传》:“齐无秦,则天下集齐,亲弗必走,则齐王孰与为其国也!”《新唐书·韩翃传》:“时有两韩翃,其一为刺史,宰相请孰与,德宗曰:‘与诗人韩翃。’”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人生长远别,孰与最关亲?不遇知音者,谁怜长叹人?”2.犹言何如。意谓还不如,常用于反诘语气。《荀子·天论》:“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汉班固《东都赋》:“且夫僻界西戎,险阻四塞,脩其防御,孰与处乎土中。”《周书·杜杲传》:“若使齐寇乘之,则彼此危矣。孰与心忿悔祸,迁虑改图。”3.比对方怎么样,表示疑问语气。用于比照。《墨子·耕柱》:“巫马子谓子墨子曰:‘鬼神孰与圣人明智?’”《战国策·齐策一》:“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史记·范雎蔡泽列传》:“功彰万里之外,声名光辉传於千世,君孰与商君、吴起、大夫种?”宋王安石《酬王濬贤良松泉二诗·松》:“试问苍官值岁寒,戴白孰与苍然好?”明徐渭《自为墓志铭》:“不知古文士以入幕操洁而死者众矣,乃渭则自死,孰与人死之?”
小提示:"愿效河东权借寇,封章孰与叩彤闱。"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全诗
相关名句
-
夜向久、明河东畔,电飞云绕。
出自:袁去华的《满江红》
-
其得归葬也,费皆出观察使河东裴君行立。
出自:韩愈的《柳子厚墓志铭》
-
千里万里春草色,黄河东流流不息。
出自:王维的《榆林郡歌》
-
昔年离别浙河东,多难相逢旧楚宫。
出自:吴融的《送知古上人》
-
黄河东来日西没,斩华作城高突兀。
出自:顾炎武的《潼关》
-
君心一去如飘风,妾心死与黄河东。
出自:李存的《昔年》
-
河东鸦儿独眼窥,纥干冻雀死不飞,灞桥送客那得知。
出自:张宪的《饯梁王》
-
玉河东壁连银汉,为有张星在上头。
出自:徐兆玮的《无题为映南赋六首(其一)》
-
河东太史惊见之,为写新诗美无度。
出自:郯韶的《梁溪倪元镇为余写湖山清晓图河东张仲举题诗于上友人郑君杰竟持去不还虽往欲观亦不出示郑真忍人也今观斯图触景会意宁不为之慨叹谩赋长句云》
-
欲寄清诗慰寥阒,汴河东去近无潮。
出自:孙蕡的《寄彭万里给事时参山西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