杖履从兹数,非公孰与期。
-
朗读
- 0喜欢
拼音和注音
zhàng lǚ cóng zī shù , fēi gōng shú yǔ qī 。
小提示:"杖履从兹数,非公孰与期。"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孰与:1.与谁。《公羊传·宣公十五年》:“庄王曰‘子去我而归,吾孰与处于此?吾亦从子而归尔。’”《史记·孟尝君列传》:“齐无秦,则天下集齐,亲弗必走,则齐王孰与为其国也!”《新唐书·韩翃传》:“时有两韩翃,其一为刺史,宰相请孰与,德宗曰:‘与诗人韩翃。’”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人生长远别,孰与最关亲?不遇知音者,谁怜长叹人?”2.犹言何如。意谓还不如,常用于反诘语气。《荀子·天论》:“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汉班固《东都赋》:“且夫僻界西戎,险阻四塞,脩其防御,孰与处乎土中。”《周书·杜杲传》:“若使齐寇乘之,则彼此危矣。孰与心忿悔祸,迁虑改图。”3.比对方怎么样,表示疑问语气。用于比照。《墨子·耕柱》:“巫马子谓子墨子曰:‘鬼神孰与圣人明智?’”《战国策·齐策一》:“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史记·范雎蔡泽列传》:“功彰万里之外,声名光辉传於千世,君孰与商君、吴起、大夫种?”宋王安石《酬王濬贤良松泉二诗·松》:“试问苍官值岁寒,戴白孰与苍然好?”明徐渭《自为墓志铭》:“不知古文士以入幕操洁而死者众矣,乃渭则自死,孰与人死之?”
小提示:"杖履从兹数,非公孰与期。"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全诗
相关名句
-
以剖寸心:人生长远别,孰与最关亲?不遇知音者,
出自:王实甫的《杂剧·崔莺莺待月西厢记·草桥店梦莺莺(第四本)》
-
禄食而臞,孰与遁肥。
出自:刘一止的《自作真赞》
-
臣民共仰龙颜喜,神武由来孰与同。
出自:杨荣的《神功圣德诗一十五首(其十四)赐观射虎》
-
形骸殊声气,疏者孰与密?
出自:郑孝胥的《答樊云门》
-
玉立亭亭孰与偕,空群逸足藐天涯。
出自:卢象升的《十骥咏(其九)御赐赭白》
-
鲰生课徒日闭户,非公不至师子羽。
出自:钱荣国的《送刘谦山邑尊去任》
-
拥麾往镇之,非公谅谁当。
出自:喻良能的《送吕宪帅维扬》
-
吾道纷骑墙,知非公所许。
出自:张琼英的《读黄文节公诗集书后》
-
经纶毕竟还精密,大任非公更属谁。
出自:吴势卿的《寿刘监丞(其二)》
-
当宁畴耆硕,非公莫便章。
出自:魏了翁的《安大使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