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霜日紧犹何待,甚得迎春见识来。
-
朗读
- 0喜欢
出处
拼音和注音
fēng shuāng rì jǐn yóu hé dài , shèn dé yíng chūn jiàn shi lái 。
小提示:"风霜日紧犹何待,甚得迎春见识来。"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迎春:古代祭礼之一。古人以春配应五方之东﹑五色之青,故于立春日,天子率百官出东郊祭青帝,迎接春季到来。后世地方官例于立春前一日,率士绅僚佐,鼓乐迎春牛﹑芒神于东郊,谓之'迎春'。迎候春天。迎新年。花名。即迎春花。花名。辛夷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木一.辛夷》。
风霜:(名)比喻长期奔波或生活中所经历的艰难困苦:久经~。
见识:(动)接触事物,增长阅历:多~~总是有好处的。②(名)见闻;知识:长~。
小提示:"风霜日紧犹何待,甚得迎春见识来。"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全诗
相关名句
-
为欢黯离思,相劝慎风霜。
出自:孙继皋的《重九前一日同王元穆山中送吴允兆北游即席分赋(其一)》
-
门有万里客,颜面带风霜。
出自:李梦阳的《与客问答二首(其一)》
-
千竿活翠湿霄汉,百年老节凌风霜。
出自:陶安的《送沈竹泉》
-
十年不见风霜面,千里长怀铁石心。
出自:刘崧的《题墨梅奉寄子韶欧阳御史》
-
但恐枝干弱,不耐风霜欺。
出自:方孝孺的《栽柏》
-
历尽风霜貌不枯,髑髅前下死工夫。
出自:释智愚的《明知客江心访竺峰》
-
幕府十年公勿厌,风霜满面我思东。
出自:赵蕃的《早岁》
-
天涯朝暮倚门望,岁晏风霜行路难。
出自:杨亿的《弟伸归乡》
-
天借风霜气,人无鹰隼猜。
出自:司马光的《和张文裕初寒十首(其八)》
-
牧民无事旧风霜。
出自:王常的《莆田县署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