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啜长松下,三年饥渴消。
-
朗读
- 0喜欢
出处
出自明末清初屈大均的《汪栗亭复以紫霞茶见寄》
拼音和注音
gòng chuài zhǎng sōng xià , sān nián jī kě xiāo 。
小提示:"共啜长松下,三年饥渴消。"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松下:松树之下;松间。古地名。
饥渴:1.腹饿口渴。《诗·王风·君子于役》:“君子于役,苟无飢渴。”唐韩愈《顺宗实录二》:“此蛇所以致鸟雀而捕之者,今留付汝,幸善饲之,勿令飢渴。”艾青《春》诗:“而这古老的土地呀,随时都像一只飢渴的野兽,舐吮着年轻人的血液,顽强的人之子的血液。”2.比喻期望殷切,如飢似渴。《孔丛子·公仪》:“君若飢渴待贤,纳用其谋,虽蔬食水饮,伋亦愿在下风。”清李渔《风筝误·遣试》:“小生方在惊疑之际,彼妇正在飢渴之中。”郭沫若《洪波曲》第五章二:“对于飢渴着胜利的老百姓,即使小败已经就是好消息了,何况还是‘大捷’。”3.腹饿口渴。饥,通“飢”。《商君书·战法》:“民倦且饥渴。”4.比喻期望殷切,如飢似渴。宋曾巩《到亳州与南京张宣徽启》:“始敢通牋记参候之礼,庶几将心诚饥渴之勤载省孤蒙。”
小提示:"共啜长松下,三年饥渴消。"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全诗
相关名句
-
是灯即丁理则然,一燃再添添更添,燃灯之会须三年。
出自:丘逢甲的《燃灯歌》
-
两年抱琴黄鹤楼,三年作赋鹦鹉洲。
出自:唐桂芳的《赠番阳沈晋可》
-
荒田满眼人得耕,诏书已复三年征。
出自:元好问的《宛丘叹》
-
棘刺造沐猴,三年费精神。
出自:李白的《古风(其三十五)》
-
三年三月十三日,河清海宴飞祥云。
出自:胡应麟的《蟠桃歌为大学士赵公赋》
-
三年别君音信稀,故人念余余更切。
出自:顾养谦的《辽阳行寄王子幻》
-
三年递邮传,谁以民为家。
出自:杨维桢的《家仕叹》
-
三年田里间,公来始休息。
出自:熊鉌的《与程县尹》
-
强求斗升禄,三年困山城。
出自:董嗣杲的《酒边写兴别陈石泉》
-
三年惠政留岩邑,千里归舟犯恶滩。
出自:黄公度的《和宋永兄罢官还家途中见寄四绝(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