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之可忘忧,孰与忧患违。
-
朗读
- 0喜欢
拼音和注音
fú zhī kě wàng yōu , shú yǔ yōu huàn wéi 。
小提示:"服之可忘忧,孰与忧患违。"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忧患:(名)困苦患难:饱经~|生于~。
忘忧:忘却忧愁。萱草的别名。
孰与:1.与谁。《公羊传·宣公十五年》:“庄王曰‘子去我而归,吾孰与处于此?吾亦从子而归尔。’”《史记·孟尝君列传》:“齐无秦,则天下集齐,亲弗必走,则齐王孰与为其国也!”《新唐书·韩翃传》:“时有两韩翃,其一为刺史,宰相请孰与,德宗曰:‘与诗人韩翃。’”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人生长远别,孰与最关亲?不遇知音者,谁怜长叹人?”2.犹言何如。意谓还不如,常用于反诘语气。《荀子·天论》:“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汉班固《东都赋》:“且夫僻界西戎,险阻四塞,脩其防御,孰与处乎土中。”《周书·杜杲传》:“若使齐寇乘之,则彼此危矣。孰与心忿悔祸,迁虑改图。”3.比对方怎么样,表示疑问语气。用于比照。《墨子·耕柱》:“巫马子谓子墨子曰:‘鬼神孰与圣人明智?’”《战国策·齐策一》:“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史记·范雎蔡泽列传》:“功彰万里之外,声名光辉传於千世,君孰与商君、吴起、大夫种?”宋王安石《酬王濬贤良松泉二诗·松》:“试问苍官值岁寒,戴白孰与苍然好?”明徐渭《自为墓志铭》:“不知古文士以入幕操洁而死者众矣,乃渭则自死,孰与人死之?”
小提示:"服之可忘忧,孰与忧患违。"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全诗
相关名句
-
日来委积应无那,卉里风流孰与伦。
出自:弘历的《圆明园牡丹已开遥咏常年在圆明园牡丹开时无不望雨者故排宴玩赏十岁而一二耳兹鼠姑已放云汉复赓适斋祷宫中不复命驾匪慕彻悬之名盖以常年此际即在锦丛绣径边未尝不望云蹙额则不驻行时之跸转可解对景之清忧或不致以杀风》
-
人生非鹿麋,孰与不交识。
出自:黎遂球的《拟古杂诗三首(其一)》
-
畜耳何如畜眼,观人孰与观颐。
出自:徐瑞的《六言四首(其二)》
-
门地才华孰与同,蚤从潜邸识真龙。
出自:童轩的《挽袁尚宝柳庄》
-
陈卿落闲处,问孰与为伍。
出自:曾几的《陈卿又和三首而仲通判亦三作严教授再赋皆有见及语予不可以无言故复次韵》
-
有津孰与航,有磴孰与攀。
出自:李东阳的《登高二首次韵答钱与谦状元(其一)》
-
即看画里意婆娑,比恨量情孰与多。
出自:范当世的《兰山驿中王韬甫示以绿杨春影图且告之缘起为题八绝(其四)》
-
愿效河东权借寇,封章孰与叩彤闱。
出自:王天性的《别左小洲邑侯四首(其一)》
-
后村已病赓吟少,纵有牙弦孰与听。
出自:林希逸的《老去》
-
阅代衣冠古,黄公孰与侪。
出自:廖大圭的《黄仁山挽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