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寺袈裟三百众,寺门都趁卖经钱。
-
朗读
- 0喜欢
拼音和注音
yī sì jiā shā sān bǎi zhòng , sì mén dōu chèn mài jīng qián 。
小提示:"一寺袈裟三百众,寺门都趁卖经钱。"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三百:《论语.为政》:'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刑昺疏:'按今《毛诗序》凡三百一十一篇,内六篇亡,今其存者有三百五篇,今但言三百篇,故曰篇之大数。'后以'三百'指代《诗经》。
袈裟:和尚披的法衣,由许多长方形布片拼缀而成。
小提示:"一寺袈裟三百众,寺门都趁卖经钱。"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全诗
相关名句
-
头白老僧初定起,一帘飞絮扑袈裟。
出自:陈䞇的《题明惠上人房》
-
袈裟重覆思壬午,俯仰乾坤垂荫长。
出自:释函是的《诃林菩提树》
-
恶,抹过小塘袈裟角。
出自:释广闻的《偈颂一百四十二首(其三)》
-
应是定中忘坐久,袈裟浑染石苔斑。
出自:童轩的《寄月溪莹僧官二首(其二)》
-
天地一身閒,袈裟裹乱山。
出自:徐集孙的《饯平洲僧》
-
持钵王城住几年,袈裟新汎上江船。
出自:杨士奇的《送皑上人住持建昌太平兴国寺(其一)》
-
一代遗民在禅寂,袈裟空挂六陵松。
出自:屈大均的《送张南士返越州因感旧游有作(其四)》
-
浅蹊针孔费掺掺,铁作袈裟信不凡。
出自:张雍的《灵岩七咏(其六)铁袈裟》
-
吴山锡杖楚山云,云染袈裟诣县门。
出自:宋褧的《赠玉泉寺僧天云》
-
传来铁钵盛猫饭,摩衲袈裟入墨盆。
出自:释守净的《偈二十七首(其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