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来炎海蹑浮山,觅得波琛海底还。
-
朗读
- 0喜欢
拼音和注音
ǒu lái yán hǎi niè fú shān , mì dé bō chēn hǎi dǐ hái 。
小提示:"偶来炎海蹑浮山,觅得波琛海底还。"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海底:海洋的底部。也称为「海床」。
浮山:山名。即包山﹑狮子山。在今浙江省杭州市西南。本屹立钱塘江心,宋元以来随着泥沙沉积,遂与北岸大陆连接。山名。即今广东省饶平县西北浮山。南宋末与元兵交战于此。山名。在今陕西省临潼县南。指海市蜃楼。
炎海:泛指南海炎热的地区。喻酷热。
小提示:"偶来炎海蹑浮山,觅得波琛海底还。"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全诗
相关名句
-
海底初生处,扶疏苦未全。
出自:文同的《山堂前庭有奇石数种其状皆与物形相类在此久矣自余始名而诗之.珊瑚石》
-
甘心化石山头望,决志沈珠海底眠。
出自:苏仲的《完节堂妇姑两世俱同守志》
-
瘦蛟擎珠出海底,寒蝶倦舞栖林梢。
出自:史谨的《梅月轩》
-
羲和鞭日从海底,照出浩荡郊原春。
出自:崔敦礼的《喜晴》
-
何年沉铁网,海底得枝枝。
出自:屈大均的《西洋郭丈赠我珊瑚笔架赋此答之(其一)》
-
五台峨峨五云里,补陀峨峨东海底。
出自:释月涧的《德详大师礼补陀五台》
-
石头城东烟水空,金鳌夜吸海底红。
出自:余缙的《北固山晚眺》
-
海底初上时,柳末清光发。
出自:陈宓的《题傅侍郎寒碧十五韵.宜月》
-
浮山旧多海底树,岂铁珊瑚风吹坚。
出自:屈大均的《杜鹃峰作》
-
矶头黄鹄重相见,海底鳗鱼未易寻。
出自:黄遵宪的《上海喜晤陈伯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