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元关汉卿的《【双调】沉醉东风》
shòu zé shòu bù shì jīn fān , hèn zé hèn gū wéi xiù qīn hán ,
小提示:"瘦则瘦不似今番,恨则恨孤帏绣衾寒,"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今番:今番jīnfān这次;此次;这回
小提示:"瘦则瘦不似今番,恨则恨孤帏绣衾寒,"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关汉卿(约1220年──1300年),元代杂剧作家。是中国古代戏曲创作的代表人物,“元曲四大家”之首。号已斋(一作一斋)、已斋叟。汉族,解州人(今山西省运城),与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以杂剧的成就最大,一生写了60多种,今存18种,最著名的有《窦娥冤》;关汉卿也写了不少历史剧,如:《单刀会》、《单鞭夺槊》、《西蜀梦》等;散曲今在小令40多首、套数10多首。关汉卿塑造的“我却是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不伏老〉)的形象也广为人称,被誉“曲家圣人”。
出自:吴伟业的《阻雪》
出自:刘克庄的《记小圃花果二十首》
出自:李攀龙的《徐汝思见过林亭》
出自:潘希白的《大有·九日》
出自:释宗演的《行者化苔脯》
出自:邵叔齐的《连理枝》
出自:卢祖皋的《太常引(趋省闻桂偶成)》
出自:程垓的《浪淘沙》
出自:贺铸的《鹤冲天》
出自:管鉴的《西江月(为细君寿)》
出自:侯善渊的《诉衷情令》
出自:侯善渊的《沁园春》
出自:侯善渊的《添声杨柳枝》
出自:侯善渊的《声声慢》
出自:侯善渊的《西江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