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芦苦竹隐缺岸,水荭往往飘残花。
-
朗读
- 0喜欢
出处
出自清王士禛的《通州水月庵三用清虚堂韵》
拼音和注音
huáng lú kǔ zhú yǐn quē àn , shuǐ hóng wǎng wǎng piāo cán huā 。
小提示:"黄芦苦竹隐缺岸,水荭往往飘残花。"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苦竹:苦竹kǔzhú竹的一种。秆矮小,节比别的竹子长。筍苦<黄芦苦竹绕宅生。——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往往:(副)常常;指某种情况时常存在或经常发生。[近]经常。[反]偶尔。
残花:残花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cán huā,是指将谢的花;未落尽的花。 亦形容女人上了年龄,外貌或美色已失。
小提示:"黄芦苦竹隐缺岸,水荭往往飘残花。"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全诗
相关名句
-
瑶琨鹭羽孰坚脆,往往精辩闻龙牟。
出自:顾清的《进之天锡舜弼有和章再用韵》
-
徒御舍之去,往往嫌我贫。
出自:释文珦的《酬清苕恭仲温见寄旧诗追志于此》
-
往往逢平田,攒攒爱深木。
出自:梅尧臣的《潘歙州话庐山》
-
徐岩触目多荒芜,啼啸往往纷鼪鼯。
出自:赵蕃的《贵溪隔岸有二岩仆旧游也闻子畅受秋租于彼以诗寄之》
-
我时过之不忍顾,往往悲咽胸填委。
出自:陈襄的《通判国博命赋假山》
-
祗应曾布地,往往化为鱼。
出自:张尧同的《嘉禾百咏(其六十九)普济院》
-
古来贤者亦避世,往往适逢天地闭。
出自:王阮的《题严陵钓台一首》
-
岸傍古树根,往往疑潜虬。
出自:无名氏的《湖下溪》
-
曾闻阴平与三峡,舟车往往为摧残。
出自:王云凤的《过铁山歌》
-
山中多药苗,往往发香气。
出自:通润的《香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