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半家书预作期,长儿十月送寒衣。
-
朗读
- 0喜欢
拼音和注音
chūn bàn jiā shū yù zuò qī , zhǎng ér shí yuè sòng hán yī 。
小提示:"春半家书预作期,长儿十月送寒衣。"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家书:家书jiāshū∶家庭成员写的书信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家书一箧。——清·梁启超《谭嗣同传》∶家中拥有的书
寒衣:寒衣hányī冬天御寒的衣服,如棉衣,棉裤等就居求寒衣。
十月:格里氏历(即阳历)每年的第十个月--缩写oct.
小提示:"春半家书预作期,长儿十月送寒衣。"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全诗
相关名句
-
九月十月天雨霜,江南剑南途路长。
出自:陆游的《吴体寄张季长》
-
更拈秋水长天句,来映清霜十月晴。
出自:《次前韵谢王主簿二首》
-
爱月未能捐故扇,听砧因想到寒衣。
出自:余月汀的《蚤秋》
-
吟残深夜烛,着尽耐寒衣。
出自:释今无的《辽海舟中(其三)》
-
待我寒衣都补了,袖茶来访钁头边。
出自:释慧空的《赠龄首座主庵(其三)》
-
中年各要身强健,别后寒衣切记添。
出自:刘克庄的《送仲白》
-
引眠寻卯酒,并坐拥寒衣。
出自:黎遂球的《王继阳朱康侯同载下富春漫赋》
-
检寄寒衣数袭,归时恐过残秋。
出自:汪东的《清平乐》
-
昨宵邻巷捣寒衣,陌上青青作絮非。
出自:曹家达的《秋柳四章次渔洋山人韵(其三)》
-
试看幼挈老扶者,尽是寒衣饥食伦。
出自:弘历的《日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