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卜东都日,期踰入百年。
-
朗读
- 0喜欢
拼音和注音
dǐng bo dōng dōu rì , qī yú rù bǎi nián 。
小提示:"鼎卜东都日,期踰入百年。"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百年:1.指很多年或很长时期:~大业。~不遇。2.人的一生;终身:~好合(新婚颂词)。~之后(婉辞,指死亡)。3.字面释义:一百年
东都:1.历代王朝在原京师以东的都城。(1)商代指商丘,在殷(殷墟)之东。故址在今河南省商丘县。《左传·定公四年》:“封畛土畧……取於相土之东都,以会王之东蒐。”杨伯峻注:“相土,殷商之祖。《太平御览》八十二引《竹书纪年》云:‘后相即位,居商丘。’则,相土之东都为今河南商丘县。”一说指帝丘(今河南省濮阳县)。参阅《通鉴地理通释》卷四。(2)西周指洛邑,故址在今河南省洛阳市西。在镐京之东。《左传·昭公三十二年》:“昔成王合诸侯城成周,以为东都,崇文德焉。”(3)东汉都洛阳,在西汉京都长安之东。汉班固有《东都赋》。(4)隋唐时指洛阳。时京都在长安。《隋书·炀帝纪上》:“﹝大业五年春正月﹞戊子,上自东都还京师。”《新唐书·高宗纪》:“﹝显庆二年十二月﹞丁卯,以洛阳宫为东都。”(5)南唐指广陵,在建康之东。故址在今江苏省扬州市。宋陆游《南唐书·烈祖纪》:“﹝昇元元年﹞以建康为西都,广陵为东都。”(6)元代指大梁。故址在今河南省开封市。清侯方域《定鼎说》:“胜国有三都焉:冬春居大都、东都……东都者,大梁也。”2.代指东汉。唐韩愈《荐士》诗:“五言出汉时,苏李首更号。东都渐瀰漫,派别百川导。”明宋濂《张侍讲<翠屏集>序》:“文之难言久矣。周秦以前,固无庸议。下此唯汉为近古,至於东都则渐趋於綺靡。”3.长安东都门的省称。汉疏广与侄受同时退隐,满朝百官祖饯于东都门外,后以“东都”谓致仕或饯别之地。《南齐书·徐孝嗣传》:“世祖问俭曰:‘谁可继卿者?’俭曰:‘臣东都之日,其在徐孝嗣乎!’”《文选·江淹<别赋>》:“帐饮东都,送客金谷。”李善注引苏林曰:“长安东都门也。”参见“东都门”。
小提示:"鼎卜东都日,期踰入百年。"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全诗
相关名句
-
一代文章传倚马,百年心迹寄冥鸿。
出自:吴泰来的《挽李客山徵君》
-
交游萍水百年身。
出自:许有壬的《木兰花慢.次白公岩为寿韵》
-
当时俊气轻百年,父老而今悲逝川。
出自:王灼的《范元通见和仍邀再赋》
-
闻强急修福,莫于百年期。
出自:王梵志的《回波乐(其八十七)》
-
齐吴代兴江楚继,百年坛坫主北地。
出自:严遂成的《李副使梦阳》
-
百年穷达岂足道,秪愿长生学黄老。
出自:薛蕙的《赠王子正侍御》
-
傍花随柳前川乐,数百年来几问津。
出自:蔡清的《四一迂士卷》
-
相随一杯酒,且慰百年身。
出自:黄公度的《和郑叔友题真如》
-
百年如闪电,未可百年期。
出自:顾逢的《寄真觉庵》
-
古木号风抱不平,百年忠义日争明。
出自:徐集孙的《岳鄂王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