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京十二传蕞绵,东都百五增谶记。
-
朗读
- 0喜欢
拼音和注音
xī jīng shí èr chuán zuì mián , dōng dōu bǎi wǔ zēng chèn jì 。
小提示:"西京十二传蕞绵,东都百五增谶记。"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西京:古都名。日本旧都,今称为「京都」。
十二:1.十分之二。2.特指税率或利率十分之二。3.形容数量多或程度深。
东都:1.历代王朝在原京师以东的都城。(1)商代指商丘,在殷(殷墟)之东。故址在今河南省商丘县。《左传·定公四年》:“封畛土畧……取於相土之东都,以会王之东蒐。”杨伯峻注:“相土,殷商之祖。《太平御览》八十二引《竹书纪年》云:‘后相即位,居商丘。’则,相土之东都为今河南商丘县。”一说指帝丘(今河南省濮阳县)。参阅《通鉴地理通释》卷四。(2)西周指洛邑,故址在今河南省洛阳市西。在镐京之东。《左传·昭公三十二年》:“昔成王合诸侯城成周,以为东都,崇文德焉。”(3)东汉都洛阳,在西汉京都长安之东。汉班固有《东都赋》。(4)隋唐时指洛阳。时京都在长安。《隋书·炀帝纪上》:“﹝大业五年春正月﹞戊子,上自东都还京师。”《新唐书·高宗纪》:“﹝显庆二年十二月﹞丁卯,以洛阳宫为东都。”(5)南唐指广陵,在建康之东。故址在今江苏省扬州市。宋陆游《南唐书·烈祖纪》:“﹝昇元元年﹞以建康为西都,广陵为东都。”(6)元代指大梁。故址在今河南省开封市。清侯方域《定鼎说》:“胜国有三都焉:冬春居大都、东都……东都者,大梁也。”2.代指东汉。唐韩愈《荐士》诗:“五言出汉时,苏李首更号。东都渐瀰漫,派别百川导。”明宋濂《张侍讲<翠屏集>序》:“文之难言久矣。周秦以前,固无庸议。下此唯汉为近古,至於东都则渐趋於綺靡。”3.长安东都门的省称。汉疏广与侄受同时退隐,满朝百官祖饯于东都门外,后以“东都”谓致仕或饯别之地。《南齐书·徐孝嗣传》:“世祖问俭曰:‘谁可继卿者?’俭曰:‘臣东都之日,其在徐孝嗣乎!’”《文选·江淹<别赋>》:“帐饮东都,送客金谷。”李善注引苏林曰:“长安东都门也。”参见“东都门”。
百五:寒食日。在冬至后的一百零五天,故名。
二传:指排球运动中接发球一传后的第二次传球。指《春秋》三传中的《公羊传》《谷梁传》。
小提示:"西京十二传蕞绵,东都百五增谶记。"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全诗
相关名句
-
何处栏干十二,缥缈阳台曲。
出自:方千里的《六么令》
-
一十二峰青曲曲,绿云多处见湘娥。
出自:黄景仁的《湖上阻风杂诗(其一)》
-
出岭年登三十二,入闽蚤是四旬馀。
出自:义存的《住山后作》
-
数千义旅秋烟散,十二忠魂夜斗悬。
出自:游朴的《海丰五坡岭》
-
金堂十二只茅庵,笑指洪厓肩可拍。
出自:弘历的《方方壶神岳琼林图》
-
朝入阊阖门,莫秣十二闲。
出自:赵孟頫的《题李伯时元祐内厩五马图黄太史书其齿毛》
-
一年春好处,寒食一百五。
出自:刘宰的《送李果州(其三)》
-
七旬有二传凶问,九月初三记诞辰。
出自:方回的《秋思七言八首(其七)》
-
明日一百五,春风馀几何。
出自:梁颢的《寒食寓怀》
-
乍可佳辰怜百五,诗魂犹恋旧同游。
出自:孙世仪的《小寒食夜梦畯生时方客雉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