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体长勤多鄙事,道情寂寞自知深。
-
朗读
- 0喜欢
出处
出自明王慎中的《寄唐荆川二首(其一)》
拼音和注音
sì tǐ zhǎng qín duō bǐ shì , dào qíng jì mò zì zhī shēn 。
小提示:"四体长勤多鄙事,道情寂寞自知深。"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寂寞:(形)孤独冷清。[近]寂寥。
四体:四体sìtǐ∶指人的四肢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书法中指真、草、隶、篆四种字体
自知:1.自身知晓、明白。2.自然知晓。
道情:曲艺的一个类别。渊源于唐代的《承天》《九真》等道曲。南宋始用渔鼓、筒板伴奏,故又称道情渔鼓。至清代,道情同各地民间音乐结合形成了同源异流的多种形式,如陕北道情、江西道情、湖北渔鼓、四川竹琴等。道情多以唱为主,以说为辅。有坐唱、站唱、单口、对口等表演形式。
小提示:"四体长勤多鄙事,道情寂寞自知深。"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全诗
相关名句
-
蜂蝶有情悲寂寞,园林无处觅精神。
出自:于谦的《落花》
-
听夜深、寂寞打孤城,春潮急。
出自:萨都剌的《满江红.金陵怀古》
-
空怅望,园林寂寞,遥闻水鸟相呼。
出自:梁启勋的《汉宫春.庚午春阴郊行过颐和园》
-
窥丛慰寂寞,时有南飞鸟。
出自:程俱的《过毛达可友给事览壁间旧诗次韵二首(其二)》
-
之子论交久,深衷两自知。
出自:朱熹的《小诗奉送择之仁友赴漕台之招后篇喜赵公之得士而不敢致私怨焉然别怀黯然不能成章亦足以见区区也二首(其一)》
-
自知毛羽短,松桂不禁寒。
出自:苏过的《秋思》
-
自知非其任,良有不可力。
出自:刘敞的《摄领审官六日还印长文戏作五言》
-
朱弦久寂寞,此夜拭瑶琴。
出自:何景明的《晚过周进士言别闻琴》
-
破屋依依寂寞滨,千山头白树存身。
出自:祝允明的《杂题画景三十一首(其二十一)》
-
閒居甘寂寞,终老谢纷纶。
出自:乌斯道的《默斋诗五十韵为黄仁则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