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里著得须弥山,耳里著得大海水。
-
朗读
- 0喜欢
拼音和注音
yǎn lǐ zhù dé xū mí shān , ěr lǐ zhù dé dà hǎi shuǐ 。
小提示:"眼里著得须弥山,耳里著得大海水。"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须弥:原是梵文音译,相传是古印度神话中的名山”。据佛教观念,它是诸山之王,世界的中心,为佛教的宇宙观。
海水:1.海里或者来自海洋中的水。2.分布在海洋中的水。如:海水不可斗量。
大海:外海,并不封闭在海岬之间或不包括在海峡之内的那部分海洋。
须弥山:梵语sumeru的译音。或译为须弥楼﹑修迷卢﹑苏迷卢等。有'妙高'﹑'妙光'﹑'安明'﹑'善积'诸义。原为古印度神话中的山名,后为佛教所采用,指一个小世界的中心。山顶为帝释天所居﹐山腰为四天王所居。四周有七山八海﹑四大部洲。指喜马拉雅山。康有为有《望须弥山云飞因印度之亡感望故国闻西藏又割地矣》诗。
眼里:眼里yǎnlǐ[inone'seyes;withinone'svision]在心目中,考虑或想到眼里不能没有国家和民族利益
小提示:"眼里著得须弥山,耳里著得大海水。"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全诗
相关名句
-
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
出自:《饮马长城窟行》
-
海水直下万里深,谁人不言此离苦?
出自:李白的《远别离》
-
一个刘向题倒西岳灵祠,一个张生煮滚东洋大海。
出自:白朴的《杂剧·裴少俊墙头马上》
-
大海求鱼势,蛟龙竞宝势,
出自:李文蔚的《杂剧·破苻坚蒋神灵应》
-
大胸襟进履圯桥,壮游玩乘槎大海,老风波走马章台。
出自:周德清的《【南吕】一枝花_遗张伯元正》
-
深心大海水,广愿恒河沙。
出自:张谓的《送僧》
-
非唯言下变荣衰,大海可倾山可移。
出自:方干的《谢王大夫奏表》
-
男儿自负乔岳身,胸有大海光明暾。
出自:姚鼐的《岁除日与子颍登日观观日出作歌》
-
近来学者不穷源,妄指蹄洼为大海。
出自:张伯端的《读雪窦禅师祖英集》
-
是水归于大海,闲汉总入京都。
出自:无名氏的《西江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