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同一理,好恶不应殊。
-
朗读
- 0喜欢
出处
出自宋陈宓的《挽乡守楼宗簿(其一)》
拼音和注音
tiān rén tóng yī lǐ , hǎo è bù yīng shū 。
小提示:"天人同一理,好恶不应殊。"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不应:不回应。不须、不该。不是、过失。不知。
同一:(形)①共同的一个或一种:~态度|~任务。②一致;统一:~性。
天人:1.古指天和人;天道和人道:故明于~之分,则可谓至人矣(《荀子·天论》)。2.道家指有道之人:不离于宗,谓之~(《庄子·天下》)。3.旧指才能或容貌出众的人。4.指天理人欲。5.仙人、神人。形容容貌出众或才能过人的人。
好恶:指喜好和厌恶,指兴趣:好恶不同丨不能从个人的好恶出发来评定文章的好坏。
小提示:"天人同一理,好恶不应殊。"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全诗
相关名句
-
二戒人我是非,三戒因缘好恶,
出自:马致远的《杂剧·马丹阳三度任风子》
-
是非好恶随君口,南北东西逐君眄,
出自:元稹的《和李校书新题乐府十二首。胡旋女》
-
人在孤舟唤不应,儿言客写潇湘景。
出自:薛季宣的《远景图(其一)》
-
不应缘一噎,便欲废炊爨。
出自:唐庚的《示蜑》
-
名父不应儿失节,九泉羞杀蔡中郎。
出自:郑真的《题蔡琰归汉图(其一)》
-
著足忘机方趾地,不应人自不能知。
出自:湛若水的《书所见》
-
叫公不应,一灯谁绍。
出自:释善珍的《祭侃古樵塔》
-
俯陈天人际,齰舌众披靡。
出自:袁桷的《善之佥事兄南归述怀百韵》
-
草玄大启天人奥,池色犹关翰墨场。
出自:袁说友的《游扬子云墨池》
-
善诠斯者更曰谁,三策天人汉董子。
出自:弘历的《吉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