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团小玉无颜色,何必胭脂写牡丹。
-
朗读
- 0喜欢
拼音和注音
fěn tuán xiǎo yù wú yán sè , hé bì yān zhī xiě mǔ dan 。
小提示:"粉团小玉无颜色,何必胭脂写牡丹。"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胭脂:由胭脂虫雌虫的干燥身体组成的一种红色染料;一种化妆用的红色颜料,也用来画国画。
何必:(副)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没有必要:~多此一举|你~惹他烦恼。
牡丹:(名)①叶子有柄,羽状复叶,单生花,分深红、粉红或白色的落叶灌木。②指这种灌木的花。
无颜:羞愧,没有脸面见人。
颜色:(名)①由物体发射、反射或透过的光波通过视觉所产生的印象:红~|~鲜艳。②指显示出来让人知道厉害的脸色或行动:给他点~瞧瞧!③姿色(多见于旧戏曲、小说):这女子有几分~。
小提示:"粉团小玉无颜色,何必胭脂写牡丹。"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全诗
相关名句
-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出自:高适的《燕歌行》
-
安得神仙人,令我颜色好。
出自:沈尹默的《咏怀(其四)》
-
上堂伺音声,下堂候颜色。
出自:魏学洢的《长水怨》
-
花柳芳菲二月时,名园剩有牡丹枝。
出自:贾云华的《题魏鹏卧屏》
-
岂无牡丹艳,徒为俗子怜。
出自:湛若水的《客有别号莲塘者以自附于濂溪之说予谓之曰于中通得圣人之体于外直得圣人之用于不支蔓得圣人之真于出淤不染得圣人之清遂感而赋之》
-
为问人间春几许,石栏西畔牡丹开。
出自:倪瓒的《看花仕女图》
-
洛中来为牡丹期,曾醉杨州芍药时。
出自:欧大任的《洛阳看花六首(其六)》
-
牡丹已认冠丛叶,郁李真疑绶引花。
出自:韩琦的《上巳会许公亭二首(其一)》
-
此生何必卜穷通,造化从来自至公。
出自:朱诚泳的《偶书(其三)》
-
夺取胭脂等閒事,只愁儿女太安排。
出自:徐渭的《闻里中有买得扶桑花者(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