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年已识天公意,上瑞仍烦太史书。
-
朗读
- 0喜欢
出处
出自宋周紫芝的《岁杪雨雪连日闷题六绝(其六)》
拼音和注音
fēng nián yǐ shí tiān gōng yì , shàng ruì réng fán tài shǐ shū 。
小提示:"丰年已识天公意,上瑞仍烦太史书。"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天公:天公tiāngōng∶天。以天拟人,故称∶神话传说中指自然界的主宰者天公不作美
丰年:(名)农作物丰产的年头:瑞雪兆~。[反]荒年。
太史:太史tàishǐ∶官名。三代为史官与历官之宅,朝廷大臣。后职位渐低,秦称太史令,汉属太常,掌天文历法。魏晋以后太史仅掌管推算历法。至明清两朝,修史之事由翰林院负责,又称翰林为太史∶指司马迁所著的《史记》参之太史。——唐·柳宗元《柳河东集》
史书:指古籍中专门记载历史的书,在四库分类之中就是史部。
公意:公众的意愿;共同的意见。
小提示:"丰年已识天公意,上瑞仍烦太史书。"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全诗
相关名句
-
天公方熟睡,世界是何年。
出自:苏镜潭的《绝句(其三)》
-
天公信厚君,迫使鍊诗骨。
出自:黄爵滋的《送张亨甫之鄚州》
-
人事谁能记今昨,天公都莫管阴晴。
出自:李曾伯的《和邓巽坡见寄元夕韵》
-
四明之山谁所凿,天公为我开楼阁。
出自:沈明臣的《四明山长句》
-
天公作事销底力,投壶一笑千家凉。
出自:汪藻的《即事》
-
怪底天公能耐事,纵金蟆、玉斧挥犹浅。
出自:龚鼎孳的《贺新郎(其二)中秋后一夕月食寓怀》
-
天公阴晴变不测,嗟尔夫妇难为逑。
出自:杨维桢的《两鹁鸪为颜氏妇赋》
-
不知天公谁怨怒,弃置下土尘与泥。
出自:苏辙的《次韵子瞻吴中田妇叹》
-
片刻阴晴各,天公巧画分。
出自:弘历的《晴》
-
天公著意厚穷荒,应遣分甘到铃卒。
出自:胡承珙的《食荔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