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隅各有四,明堂朝八风。
-
朗读
- 0喜欢
出处
出自宋末元初方回的《读素问十六首(其八)》
拼音和注音
fāng yú gè yǒu sì , míng táng cháo bā fēng 。
小提示:"方隅各有四,明堂朝八风。"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明堂:1.古代帝王宣明政教、举行典礼等活动的地方。2.打晒粮食的场地。3.堪舆家称墓前聚水的地方。4.墓前的祭台。
八风:1.八方之风。《吕氏春秋·有始》:“何谓八风?东北曰炎风,东方曰滔风,东南曰熏风,南方曰巨风,西南曰凄风,西方曰飂风,西北曰厉风,北方曰寒风。”《淮南子·墬形训》:“何谓八风?东北曰炎风,东方曰条风,东南曰景风,南方曰巨风,西南曰凉风,西方曰飂风,西北曰丽风,北方曰寒风。”《说文·风部》:“风,八风也。东方曰明庶风,东南曰清明风,南方曰景风,西南曰凉风,西方曰閶闔风,西北曰不周风,北方曰广莫风,东北曰融风。”《左传·隐公五年》:“夫舞所以节八音,而行八风。”陆德明释文:“八方之风,谓东方谷风,东南清明风,南方凯风,西南凉风。西方閶闔风,西北不周风,北方广莫风,东北方融风。”2.八种季候风。《易纬通卦验》:“八节之风谓之八风。立春条风至,春分明庶风至,立夏清明风至,夏至景风至,立秋凉风至,秋分閶闔风至,立冬不周风至,冬至广莫风至。”3.指八音。《左传·襄公二十九年》:“五声和,八风平。”王引之《经义述闻·春秋左传中》:“古者八音谓之八风。襄二十九年传:‘五声和,八风平。’谓八音克谐也。”参见“八音”。4.佛教语。谓世间能煽动人心之八事:得可意事名“利”,失可意事名“衰”,背后排拨为“毁”,背后赞美为“誉”,当前赞美为“称”,当前排拨为“讥”,逼迫身心名“苦”,悦适心意名“乐”。见《释氏要览下·躁静》。唐王维《能禅师碑》:“不着三界,徒劳八风。”宋范成大《偶箴》诗:“情知万法本来空,犹復将心奉八风。”岭南羽衣女士《东欧女豪杰》:“索性枯坐一年,参透那八风不动的道理。”
小提示:"方隅各有四,明堂朝八风。"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全诗
相关名句
-
黄门常侍祷明堂,窦武陈蕃横被殃。
出自:洪咨夔的《读史三绝》
-
稽历数而坐明堂,陈礼容而谒太庙。
出自:王勃的《益州夫子庙碑》
-
宝鼎歊景云,明堂舞干羽。
出自:独孤及的《季冬自嵩山赴洛道中作》
-
六成清庙音,一柱明堂构。
出自:皮日休的《鲁望读襄阳耆旧传见赠五百言过褒庸材靡有称是…次韵》
-
功成世世来登封,明堂骏奔朝岱宗。
出自:黄哲的《游泰山》
-
载兴文教,载构明堂。
出自:佚名的《载初元年沙州歌谣并序》
-
甂瓯登于明堂兮,周鼎潜乎深渊。
出自:东方朔的《七谏(其七)谬谏》
-
闻道周公绳墨在,天庭谁此遇明堂。
出自:范仲淹的《杂咏四首(其一)》
-
庚辰计群吏,抠趋亦明堂。
出自:胡应麟的《四知篇(其二)汝南张中丞助父》
-
吾窭仅能茅破屋,君材真可栋明堂。
出自:刘克庄的《次竹溪韵跋志仁工部柞木诗(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