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山如在眼,枞阳路、时望大江遥。
-
朗读
- 0喜欢
出处
出自清毛奇龄的《风流子.答和桐城何令远见寄》
拼音和注音
fú shān rú zài yǎn , zōng yáng lù 、 shí wàng dà jiāng yáo 。
小提示:"浮山如在眼,枞阳路、时望大江遥。"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大江:长江的别名。
阳路:太阳运行的路线。向南的大道。
如在:《论语·八佾》:'祭如在,祭神如神在。'谓祭祀神灵﹑祖先时,好像受祭者就在面前。后称祭祀诚敬为'如在'。
浮山:山名。即包山﹑狮子山。在今浙江省杭州市西南。本屹立钱塘江心,宋元以来随着泥沙沉积,遂与北岸大陆连接。山名。即今广东省饶平县西北浮山。南宋末与元兵交战于此。山名。在今陕西省临潼县南。指海市蜃楼。
枞阳:县名。在安徽省南部、长江北岸。
小提示:"浮山如在眼,枞阳路、时望大江遥。"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全诗
相关名句
-
出门向君一长啸,大江万里青天横。
出自:王洪的《送舒同文会试》
-
大江东去人西上,难遣茫茫百感情。
出自:丘逢甲的《五叠前韵(其八)》
-
大江之东水为国,其间巨浸称震泽。
出自:唐寅的《震泽烟树图》
-
身堕穷山三峡里,心随流水大江东。
出自:郭印的《上郑漕二首(其二)》
-
看取大江东去,把酒凄然北望,说著泪潺湲。
出自:刘辰翁的《水调歌头(其十四)》
-
大江我亦浮三度,以画质之无不如。
出自:弘历的《题黄公望江山胜览叠旧作题张宗苍仿画卷韵》
-
大江东注入娄淞,望断天涯是五茸。
出自:董纪的《答张通山见寄二首(其二)》
-
明发下大江,王程不可驻。
出自:王弘诲的《彭蠡湖》
-
指日山灵重应瑞,三台光映大江潮。
出自:张鹏翮的《书台应瑞》
-
之子溯大江,方舟自此适。
出自:何景明的《赠田子三首(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