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久欲攀高躅,鼎角方欣觇后尘。
-
朗读
- 0喜欢
拼音和注音
lóng mén jiǔ yù pān gāo zhú , dǐng jiǎo fāng xīn chān hòu chén 。
小提示:"龙门久欲攀高躅,鼎角方欣觇后尘。"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龙门:1.即禹门口。在山西河津西北。2.比喻声望高的人。3.科举试场的正门。4.汉朝司马迁生于龙门,故以龙门代指司马迁。5.也叫伊阙。在河南洛阳南。有著名的龙门石窟。6.地名。在广东惠州。
后尘:(书)(名)行进时身后扬起的尘土,比喻在别人后面(别人怎样,自己也怎样):步人~。
高躅:亦作'高?'。崇高的品行。指有崇高品行的人。指归隐。健步。比喻雄健豪迈的艺术风格。比喻艺术风格雄健豪迈的诗文作品。
攀高:攀登高处。指攀登高位。攀附地位比自己高的人。参见'攀高接贵'。
小提示:"龙门久欲攀高躅,鼎角方欣觇后尘。"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全诗
相关名句
-
迈世超高躅,寻流得真源。
出自:韦应物的《酬李儋》
-
秋光今夜,向桐江,为写当年高躅。
出自:厉鹗的《百字令·月夜过七里滩》
-
庶由高躅,起我后昆。
出自:陈长方的《张横渠赞》
-
鲸室珠,荆门玉,含辉韫璞全高躅。
出自:徐金楷的《读蒋安颐先生传因纪此歌》
-
霸遂伏下风,元白仰高躅。
出自:袁毂的《和刘景文登介亭》
-
冲襟得高躅,视身等虚舟。
出自:慕容彦逢的《送安宣义还雒阳》
-
蓬山访高躅,空舍不停绕。
出自:王十朋的《次韵韶美送刘夷叔二诗(其一)悼夷叔》
-
闻君此去追高躅,应忘青衫簿领卑。
出自:李复的《送卫奕之西河任》
-
爱君筑室据青山,高躅宁容俗士攀。
出自:韦骧的《和韩琯山斋》
-
龙门如拟青云士,吾谓斯山善附人。
出自:弘历的《望南城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