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士多孤愤,君侯特长雄。

出处

出自宋张元干的《上张丞相十首(其六)

拼音和注音

guó shì duō gū fèn , jūn hóu tè cháng xióng 。

小提示:"国士多孤愤,君侯特长雄。"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国士:1.一国中才能最优秀的人物。2.一国中最勇敢、有力量的人。3.太平天囯改翰林为“囯士”。

孤愤:韩非所著的书篇名。《史记.老子韩非列传》:'﹝韩非﹞悲廉直不容于邪枉之臣,观往者得失之变,故做《孤愤》。'司马贞索隐:'孤愤,愤孤直不容于时也。'后以'孤愤'谓因孤高嫉俗而产生的愤慨之情。

特长:(名)某一方面的特有的专长:他的~是音乐。[近]专长。

小提示:"国士多孤愤,君侯特长雄。"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相关分类
全诗
张元干

张元干

元干出身书香门第。其父名动,进士出身,官至龙图阁直学士,能诗。张元干受其家风影响,从小聪明好学,永泰的寒光阁、水月亭是他幼年生活和读书处。十四五岁随父亲至河北官廨(在临漳县)已能写诗,常与父亲及父亲的客人唱和,人称之“敏悟”。

相关名句

主题

热门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