拄杖敲顽质,袈裟绕净身。
-
朗读
- 0喜欢
拼音和注音
zhǔ zhàng qiāo wán zhì , jiā shā rào jìng shēn 。
小提示:"拄杖敲顽质,袈裟绕净身。"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拄杖:1.执持。三国魏曹操《陌上桑》:“食芝英,饮醴泉,拄杖桂枝佩秋兰。”2.支撑着拐杖。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韩康伯病,拄杖前庭消摇。”宋苏轼《次韵参寥寄少游》:“当年步月来幽谷,拄杖穿云冒夕烟。”3.手杖,拐杖。唐钱起《题延州圣僧穴》诗:“四时树长书经叶,万岁巖悬拄杖籐。”宋陆游《晚步江上》诗:“高柳阴中扶拄杖,平沙稳处据胡牀。”明马愈《马氏日抄·憨皮袋》:“乃贯休所画弥勒佛像,横一拄杖挑皮袋於背,腰间曳一蕉扇。”鲁迅《故事新编·理水》:“‘禹来治水,一定不成功,如果他是鲧的儿子的话,’一个拿拄杖的学者说。”
袈裟:和尚披的法衣,由许多长方形布片拼缀而成。
净身:1.旧指男子被割去生殖器中的睾丸。2.洗澡。
小提示:"拄杖敲顽质,袈裟绕净身。"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全诗
相关名句
-
【寄生草】直裰上胭脂污,袈裟上腻粉香。
出自:杨景贤的《杂剧·西游记·第五本》
-
一身求清净,百毳纳袈裟。
出自:张谓的《送僧》
-
燕僧耸听词,袈裟喜新翻。
出自:孟郊的《戏赠无本》
-
柳眉梅额倩妆新,笑脱袈裟得旧身。
出自:吴融的《还俗尼(本是歌妓)》
-
霓裳和泪换袈裟。
出自:罗志仁的《虞美人(净慈尼)》
-
寺僧闻客来,袈裟候庭庑。
出自:贝翱的《登硖石山》
-
悬岩鸟道无人迹,壤色袈裟有泪痕。
出自:释敬安的《述怀》
-
山中碧泉似?醁,岩下绿草如袈裟。
出自:成廷圭的《至正二十一年春三月二日同孙大雅张孟肤縻仲明登虎丘访居中禅师不遇留题平远堂》
-
行行水际袈裟影,处处空中剪尺声。
出自:徐熥的《送善上人募建水月庵》
-
拄杖从教不得动,春来未免倒抽枝。
出自:释道枢的《颂古三十九首(其三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