迥立八风前,八音相宣知孰贤。
-
朗读
- 0喜欢
出处
出自宋楼钥的《和东坡醉翁操韵咏风琴》
拼音和注音
jiǒng lì bā fēng qián , bā yīn xiāng xuān zhī shú xián 。
小提示:"迥立八风前,八音相宣知孰贤。"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八音:古我国古代乐器的统称,依制成乐器的不同材料来区分,共有金、石、土、革、丝、木、匏、竹八类。
八风:1.八方之风。《吕氏春秋·有始》:“何谓八风?东北曰炎风,东方曰滔风,东南曰熏风,南方曰巨风,西南曰凄风,西方曰飂风,西北曰厉风,北方曰寒风。”《淮南子·墬形训》:“何谓八风?东北曰炎风,东方曰条风,东南曰景风,南方曰巨风,西南曰凉风,西方曰飂风,西北曰丽风,北方曰寒风。”《说文·风部》:“风,八风也。东方曰明庶风,东南曰清明风,南方曰景风,西南曰凉风,西方曰閶闔风,西北曰不周风,北方曰广莫风,东北曰融风。”《左传·隐公五年》:“夫舞所以节八音,而行八风。”陆德明释文:“八方之风,谓东方谷风,东南清明风,南方凯风,西南凉风。西方閶闔风,西北不周风,北方广莫风,东北方融风。”2.八种季候风。《易纬通卦验》:“八节之风谓之八风。立春条风至,春分明庶风至,立夏清明风至,夏至景风至,立秋凉风至,秋分閶闔风至,立冬不周风至,冬至广莫风至。”3.指八音。《左传·襄公二十九年》:“五声和,八风平。”王引之《经义述闻·春秋左传中》:“古者八音谓之八风。襄二十九年传:‘五声和,八风平。’谓八音克谐也。”参见“八音”。4.佛教语。谓世间能煽动人心之八事:得可意事名“利”,失可意事名“衰”,背后排拨为“毁”,背后赞美为“誉”,当前赞美为“称”,当前排拨为“讥”,逼迫身心名“苦”,悦适心意名“乐”。见《释氏要览下·躁静》。唐王维《能禅师碑》:“不着三界,徒劳八风。”宋范成大《偶箴》诗:“情知万法本来空,犹復将心奉八风。”岭南羽衣女士《东欧女豪杰》:“索性枯坐一年,参透那八风不动的道理。”
小提示:"迥立八风前,八音相宣知孰贤。"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全诗
相关名句
-
八风行殿开仙榜,七景飞舆下石关。
出自:徐彦伯的《石淙》
-
夕牢芬六鼎,安歌韵八风。
出自:庾信的《周祀五帝歌十二首(其七)黄帝云门舞》
-
无能一诚格,敢谓八音谐。
出自:弘历的《雩祭圜丘坛敬成十韵》
-
八音绸缪,黄钟独鸣。
出自:黄淳耀的《和荅庞参军》
-
词华三凤蔚,诗律八音纯。
出自:王之道的《次韵刘春卿书怀》
-
八音奏舜韶,庆玉烛调元。
出自:赵孟頫的《长寿仙.道宫皇庆三年三月三日圣节大宴》
-
叩之五声八音足,疑有仙风摇佩环。
出自:楼钥的《以太湖石响板为文季寿》
-
高堂陈八音,同听不同乐。
出自:吕本中的《拟古乐府》
-
空中曳曳藏云洞,水乐泠泠奏八音。
出自:黄镇成的《用鹫峰师韵送涧泉上人游方十首(其八)灵隐》
-
流水风松静与皆,峄桐不操八音谐。
出自:弘历的《峡琴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