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贤宰多爱民,若使逋逃犹避秦。
-
朗读
- 0喜欢
拼音和注音
wǔ líng xián zǎi duō ài mín , ruò shǐ bū táo yóu bì qín 。
小提示:"武陵贤宰多爱民,若使逋逃犹避秦。"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武陵:武陵山区,是指武陵山及其余脉所在的区域(包括山脉也包括其中的小型盆地和丘陵等),位于中国华中腹地,是中国现有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武陵山区东临两湖,西通巴蜀,北连关中,南达两广,是中国各民族南来北往频繁之地。武陵山区幅员辽阔,因其地区大部分地处武陵山脉而得名。区内聚居着汉、土家、瑶、苗、侗等民族,汉语方言的西南官话使用量最大,少数民族的语言有苗语,侗语,土家语,瑶语,瓦乡话等。武陵山区大部分地带属于扶贫攻坚规划里的新概念武陵山片区。值得注意:武陵山是一个连续体系,概念不能任意扩大,并不包括雪峰山等,虽然武陵郡最早镇守于怀化市沅陵县,但是怀化市只有其西北部分地带属于武陵山,在怀化市境内,武陵山与雪峰山之间有个长形大山脉没有命名(有的人戏称为“武雪山脉”),从沅陵县延伸到通道县并接近广西龙胜县,沅陵县东部在这个无名大山脉的北部上。类似:黑龙江省里不是所有的江都叫黑龙江,只是突出主要的那个。
若使:假使,假如,如果。
避秦:晋·陶潜《桃花源记》:“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后以“避秦”指避世隐居。指躲避强暴或战乱。簏名。
小提示:"武陵贤宰多爱民,若使逋逃犹避秦。"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全诗
相关名句
-
信宿恒忘归,常时如避秦。
出自:张元凯的《越溪庄赠主人别驾》
-
避秦意休问,世家原属晋时人。
出自:余良栋的《桃花源联》
-
避秦当日叟,此地却遗忘。
出自:梁以壮的《星岩》
-
一段风烟谁会得,避秦当日自相宜。
出自:邓文原的《陆探微层峦曲坞图》
-
往事伤心辞洛日,他乡垂老避秦人。
出自:郜焕元的《江上逢黄坤五太史》
-
渊明有心人,归拟避秦客。
出自:黄景仁的《杂咏(其十一)》
-
曾闻留汉核,复见避秦源。
出自:区大相的《又咏种桃和诸客(其一)》
-
故主呼迎莒,遗民泣避秦。
出自:张煌言的《瓯行志慨三首(其二)》
-
桃源事已成荒幻,那更形容学避秦。
出自:施枢的《通真观(其二)》
-
闻道桃源好避秦,半溪山水绿萝新。
出自:黎景义的《春兴(其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