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运倏徂谢,春秋焉能托。

出处

出自元程钜夫的《和陶诗

拼音和注音

nián yùn shū cú xiè , chūn qiū yān néng tuō 。

小提示:"年运倏徂谢,春秋焉能托。"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春秋:(名)①春季和秋季,常用来表示整个一年,也指人的年岁:~正富(年纪不大,将来的日子很长)。②我国古代编年体的史书,相传鲁国的《春秋》曾由孔子修订。后来常用为历史著作的名称。③我国历史上的一个时代(公元前722-公元前481),因鲁国《春秋》包括这一段时期而得名。现在一般把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划为春秋时代。

焉能:怎么能?

小提示:"年运倏徂谢,春秋焉能托。"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相关分类
全诗
程钜夫

程钜夫

初名文海,因避元武宗海山名讳,改用字代名,又号远斋。祖籍郢州京山(今属湖北)。元朝名臣、文学家。少与吴澄同门。南宋末年,随叔父降元,入为质子。因受元世祖赏识,累迁至集贤直学士,并参与编修《成宗实录》、《武宗实录》。延祐五年(1318年)去世,年七十。泰定二年(1325年),追赠大司徒、柱国,追封楚国公,谥号“文宪”。历事四朝,为当时名臣,其文章雍容大雅,诗亦磊落俊伟。有《雪楼集》三十卷

相关名句

主题

热门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