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怜岐路无知己,不向风尘为白头。

出处

出自明李攀龙的《送吴人陆之箕

拼音和注音

zǒng lián qí lù wú zhī jǐ , bù xiàng fēng chén wèi bái tóu 。

小提示:"总怜岐路无知己,不向风尘为白头。"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风尘:(名)①旧时比喻混乱污浊的社会生活。②比喻旅途的劳累:满面~。③旧指娼妓的生活。

知己:(名)彼此了解,情谊深厚、关系密切的朋友:海内存~,天涯若比邻。

无知:(形)缺乏知识;不明事理:~的人。

岐路:岔路。指离别分手处。不正当的途径。比喻官场中险易难测的前途。即岐路人。江湖艺人。

小提示:"总怜岐路无知己,不向风尘为白头。"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全诗
李攀龙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相关名句

主题

热门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