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堪记忆儿童事,得放风筝感父恩。
-
朗读
- 0喜欢
拼音和注音
hái kān jì yì ér tóng shì , dé fàng fēng zhēng gǎn fù ēn 。
小提示:"还堪记忆儿童事,得放风筝感父恩。"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儿童:(名)年纪比少年小的未成年人。
风筝:一种玩具,用一张轻质材料铺粘在框架上,通常还带一条起平衡作用的尾穗,以便在一根长线牵连下,飘扬空中。
放风:(动)①使空气流通:打开门~。②指监狱里定时放出囚犯到院子里散步或上厕所。③透露或散布消息:有人~说,这次考试很难。
记忆:(动)把印象保留在脑子里;回想得起;记住或想起:唤醒~。②(名)保留在脑子里的印象:~犹新|美好的~。
放风筝:1.玩一种玩具,在竹篾等做的骨架上糊纸或绢,拉着系在上面的长线,趁着风势可以放上天空。2.一种游戏术语,利用角色的射程优势,边打边退,使敌人无法攻击到自己的一种战术。
小提示:"还堪记忆儿童事,得放风筝感父恩。"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全诗
相关名句
-
姓名轻草木,客貌熟儿童。
出自:夏原吉的《客兴》
-
天南碧鸡金马,把枯棋、残局付儿童。
出自:吴伟业的《木兰花慢.过济南.寿嘉定赵侍御》
-
谩有儿童誇并驾,更无弟子得升堂。
出自:贝琼的《苕溪陆文宝挟笔过云间持卷求余言而一时缙绅之户不啻百篇有论笔法自赵松雪用落墨而始废者有为笔卦者近世肤学小子率意妄作类如此可叹也已因赋五绝(其二)》
-
密音通虏壤,行哭亦儿童。
出自:蔡襄的《仁宗皇帝挽词七首(其五)》
-
一天风露寒衣袂,举室儿童杂笑歌。
出自:喻良能的《己酉中秋》
-
习池不为倒载去,儿童不用拍手拦街讴。
出自:唐仲友的《游盖竹山》
-
南雪霏微积便晞,儿童只惯管中窥。
出自:周必大的《乘成台观雪忆子上兄》
-
官居城郭枕山根,嬉语儿童亦带村。
出自:李弥逊的《和学士秋怀(其十四)》
-
儿童占鹊喜,邻里借书看。
出自:刘子翚的《寄蜀二首(其二)》
-
晓听儿童传好语,瑞气华堂充溢。
出自:无名氏的《念奴娇.二月廿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