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清洪亮吉的《自河南入关所经皆秦汉旧迹车中无事因仿香山新乐府体率成十章(其四)二崤山》
bī zè fù bī zè , xī jīng èr xiáo shān 。
小提示:"逼仄复逼仄,西经二崤山。"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逼仄:(地方)狭窄:~小径。居室~。
西经:处在0°经线(本初子午线)以西的经度或经线。
小提示:"逼仄复逼仄,西经二崤山。"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洪亮吉(1746~1809)清代经学家、文学家。初名莲,又名礼吉,字君直,一字稚存,号北江,晚号更生居士。阳湖(今江苏常州)人,籍贯安徽歙县。乾隆五十五年科举榜眼,授编修。嘉庆四年,上书军机王大臣言事,极论时弊,免死戍伊犁。次年诏以“罪亮吉后,言事者日少”,释还。居家十年而卒。文工骈体,与孔广森并肩,学术长于舆地。洪亮吉论人口增长过速之害,实为近代人口学说之先驱。
出自:曹植的《吁嗟篇》
出自:杜范的《病中和东里寺中作》
出自:周命佐的《夜雨独酌》
出自:杨时的《土屋》
出自:李洪的《雪(其一)》
出自:李良年的《拜方正学先生祠四十韵》
出自:赵蕃的《建康回使寄范帅从求诗帖许而未至》
出自:木待问的《火后寄诠老》
出自:李锴的《当来日大难》
出自:夏炜如的《题章芸台水流花放图》
出自:李攀龙的《录别(其七)》
出自:李攀龙的《效阮公(其二)》
出自:李攀龙的《远游篇》
出自:李攀龙的《黄督》
出自:李攀龙的《双行缠》
出自:李攀龙的《长松标》
出自:李攀龙的《襄阳蹋铜蹄(其四)》
出自:李攀龙的《襄阳蹋铜蹄(其一)》
出自:李攀龙的《三洲歌(其二)》
出自:李攀龙的《三洲歌(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