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在望吾终仰,沧海横流孰与安?
-
朗读
- 0喜欢
出处
出自清丘逢甲的《次韵和兰史论诗(其二)》
拼音和注音
tài shān zài wàng wú zhōng yǎng , cāng hǎi héng liú shú yǔ ān ?
小提示:"泰山在望吾终仰,沧海横流孰与安?"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泰山:(名)①山名,在山东。古人以泰山为高山的代表,常用来比喻敬仰的人和重大的、有价值的事物:~北斗|重于~|有眼不识~。②岳父的别称。
沧海横流:比喻政治混乱,社会动荡不安。
沧海:大海。以其一望无际、水深呈青苍色,故名。
孰与:1.与谁。《公羊传·宣公十五年》:“庄王曰‘子去我而归,吾孰与处于此?吾亦从子而归尔。’”《史记·孟尝君列传》:“齐无秦,则天下集齐,亲弗必走,则齐王孰与为其国也!”《新唐书·韩翃传》:“时有两韩翃,其一为刺史,宰相请孰与,德宗曰:‘与诗人韩翃。’”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人生长远别,孰与最关亲?不遇知音者,谁怜长叹人?”2.犹言何如。意谓还不如,常用于反诘语气。《荀子·天论》:“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汉班固《东都赋》:“且夫僻界西戎,险阻四塞,脩其防御,孰与处乎土中。”《周书·杜杲传》:“若使齐寇乘之,则彼此危矣。孰与心忿悔祸,迁虑改图。”3.比对方怎么样,表示疑问语气。用于比照。《墨子·耕柱》:“巫马子谓子墨子曰:‘鬼神孰与圣人明智?’”《战国策·齐策一》:“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史记·范雎蔡泽列传》:“功彰万里之外,声名光辉传於千世,君孰与商君、吴起、大夫种?”宋王安石《酬王濬贤良松泉二诗·松》:“试问苍官值岁寒,戴白孰与苍然好?”明徐渭《自为墓志铭》:“不知古文士以入幕操洁而死者众矣,乃渭则自死,孰与人死之?”
横流:(动)①水流不依河道:洪水~。②任意地流淌:老泪~。③放纵任性:物欲~。
小提示:"泰山在望吾终仰,沧海横流孰与安?"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全诗
相关名句
-
独佩一壶游,秋毫泰山小。
出自:杜牧的《独酌》
-
沧海遇仙传异术,金台承诏谒重瞳。
出自:夏原吉的《挽柳庄袁先生》
-
桑田沧海任幻相,仁山智水留欢悰。
出自:冯敏昌的《祝融峰顶观云海歌》
-
东流达沧海,西流延滹池。
出自:高适的《同敬八卢五汎河间清河》
-
诗情沧海骑鲸客,世故青楼掷鼠人。
出自:张养浩的《寄省参议王继学诸友自和四首(其三)》
-
沧海无波滋雨露,阳春有脚及桑麻。
出自:黄廷用的《贺莆尹徐季林诞辰(其一)》
-
马不能言当臆对,未知吾孰与君驽。
出自:周紫芝的《蔡长源以老马见借驽甚戏作》
-
一刻千金孰与偿,瑶琴无复凤求凰。
出自:倪谦的《于景瞻以闺情和予梦中之作少寓热中之意因效颦以复十首(其八)》
-
杖履从兹数,非公孰与期。
出自:韩维的《和景仁探春(其二)》
-
李子通家旧,人门孰与侔。
出自:王之望的《怀李相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