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入剡中行百里,姓名颜状有谁知。
-
朗读
- 0喜欢
拼音和注音
dàn rù shàn zhōng háng bǎi lǐ , xìng míng yán zhuàng yǒu shéi zhī 。
小提示:"但入剡中行百里,姓名颜状有谁知。"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谁知:岂料;哪料。
百里:一百里。谓距离甚远。古时诸侯封地范围。《孟子.万章下》:'天子之制,地方千里,公侯皆方百里。'后用以称诸侯国。参看'百里之命'。亦谓地小。古时一县所辖之地。因以为县的代称。借指县令。宝剑名。复姓。春秋秦有百里奚。见《孟子.万章上》。
姓名:(名)姓和名字。
中行:行为合乎中庸之道的人。泛指中庸之道。复姓。中列。中军。中等德行。唐·宋时,尚书省分六部为三行。以兵、吏及左右司为“前行”,刑、户为“中行”,工、礼为“后行”。见宋·王溥《唐会要•尚书省诸司上》。
小提示:"但入剡中行百里,姓名颜状有谁知。"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全诗
相关名句
-
山中行不遍,雨后看尤清。
出自:张继先的《题度仪堂四首》
-
前年灭了范氏、中行氏二家,彼土地人庶,尽为己有。
出自:杨梓的《杂剧·忠义士豫让吞炭》
-
百里昆山道,归舟趁晚风。
出自:郭谏臣的《昆山晚归漫兴》
-
纵横百里内,仰视目为眩。
出自:李良年的《自白龙崖趋泸溪述所见》
-
相望虽百里,此别又三年。
出自:蔡戡的《送介卿之官金台(其二)》
-
谁知两股间,能作无穷声。
出自:李纲的《画草虫八物.络纬》
-
谁知舞文吏,抱牍进凫雁。
出自:李彭的《别何肃之》
-
对面火云高万丈,谁知此地有清秋。
出自:孔平仲的《夏日游湖亭》
-
萧然非俗亦非僧,尚被红尘浣姓名。
出自:吴澄的《和逯公谨》
-
近水似拚形影托,为园聊寄姓名深。
出自:释函是的《荔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