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幅云林亭畔,蓦地来、密约谁知?
-
朗读
- 0喜欢
出处
出自清冒殷书的《兜上鞋儿.半幅云林之屋纪事,用郑云娘韵》
拼音和注音
bàn fú yún lín tíng pàn , mò de lái 、 mì yuē shéi zhī ?
小提示:"半幅云林亭畔,蓦地来、密约谁知?"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谁知:岂料;哪料。
云林:1.隐居之所。唐王维《桃源行》:“当时只记入山深,青溪几度到云林。”金张斛《还家》诗:“云林无俗恣,相对可终老。”清陈大章《送胡卜子南归》诗:“白雉冈头荒圃在,未妨述作老云林。”2.汉宫馆名。《汉书·外戚传上·孝宣霍皇后》:“霍后立五年,废处昭臺宫,后十二岁,徙云林馆,乃自杀。”《晋书·外戚传序》:“遂使悼后遇云林之灾,愍怀滥湖城之酷。”3.指云梦泽。《文选·枚乘<七发>》:“游涉乎云林,周驰乎兰泽。”刘良注:“云林、云梦泽也。”4.元代画家倪瓒的别号。清侯方域《倪云林<十万图>记》:“壬辰过阳羡之亳村,定道人出所藏云林《十万图》相示,皆有云林自跋。”清纳兰性德《忆江南》词:“江南好,真箇到梁溪。一幅云林高士画,数行泉石故人题。”清沉复《浮生六记·闲情记趣》:“余扫墓山中,检有峦纹可观之石……用宜兴窰长方盆叠起一峯,偏於左而凸於右,背作横方纹,如云林石法,巉巖凹凸,若临江石磯状。”5.台湾省辖县。
蓦地:(副)出乎意料地突然一下:~大叫一声。
密约:秘密约会。唐韩偓《幽窗》诗:“密约临行怯,私书欲报难。”明汤显祖《牡丹亭·惊梦》:“此佳人才子,前以密约偷期,后皆得成秦晋。”清葆光子《物妖志·木·柳》:“安排青眼,窥人多矣,无如郎君。是以不辞李下私嫌,竟赴桑间密约。”秘密约定。《新唐书·卓行传·权皋》:“天宝十四载,使献俘京师,还过福昌尉仲謩。謩妻,皋妹也。密约以疾召之,謩来,皋阳喑,直视謩而瞑。”清龙启瑞《何雨人家传》:“君因就蒋君密约举义。”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然庚子汉口之役,犹以借遵皇权,密约唐才常等,卒为张之洞所发。”秘密的约言。《宋史·向敏中传》:“时王嗣宗为盐铁使,素忌敏中,因对言,敏中议娶王承衍女弟,密约已定而未纳采。”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唐才常初起时,深信英人,密约漏情,乃卒为其所卖。”郁达夫《为刘开渠题画》诗:“曾与严光留密约,鱼多应共醉花阴。”秘密条约;秘密契约。朱自清《论老实话》:“这种条约倒是‘实话’,所以有时得有秘密条款,有时更全然是密约。”
小提示:"半幅云林亭畔,蓦地来、密约谁知?"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全诗
相关名句
-
云林隐者绝风流,尝到涧西山寺游。
出自:良琦的《题倪云林小幅山水》
-
自笑嵇康懒,云林绝旧交。
出自:杨慎的《荅段德夫水部(其一)》
-
个中颇具云林派,嘉木低垂一草亭。
出自:洪沧洲的《题画(其二)》
-
未惯云林眼。
出自:耶律履的《虞美人.寄云中完颜公》
-
旧国娱情虚水石,他乡随地漫云林。
出自:尹台的《和午塘翰长春日游方氏园》
-
又谁知、梦醒花南,依旧碧栏慵倚。
出自:沈泽棠的《绿意.绿胡蝶》
-
谁知词客兴,不下大夫堂。
出自:王廷陈的《李沔阳自大梁经裕州因赠三首(其三)》
-
谁知潮长落,长伴月虚盈。
出自:张宁的《杂咏十三首(其十三)》
-
逃酒逃禅,问谁知我意。
出自:杨玉衔的《齐天乐.偕夏臞翁登市楼下瞰》
-
谁知良会有穷期,又唱阳关怨别离。
出自:张洵佳的《春风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