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钵五代遗,榱桷普陀仿。
-
朗读
- 0喜欢
拼音和注音
yī bō wǔ dài yí , cuī jué pǔ tuó fǎng 。
小提示:"衣钵五代遗,榱桷普陀仿。"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衣钵:(名)原指佛教中师父传授给徒弟的袈裟和饭碗,后泛指传授下来的思想、学术、技能等:~相传。
五代:(名)指唐代以后,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在中原建立政权的时期(公元907—960)。
普陀: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梵语补陀落迦的省音译。在今浙江省普陀县,属舟山群岛。古称梅岑山,传说汉方士梅福在此炼丹。五代后梁时,日僧慧锷从五台山请观音圣像回国,为大风所阻,于此山建“不肯去观音院”,是为“观音道场”之始。后人又据《华严经·入法界品》,附会为善才参访观音菩萨的补陀落迦山。《四溟诗话》卷四引唐安庆王《西池送月泉上人归南海》诗:“天开达摩井,云护普陀巖。”《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八回:“等到六月里,那位蒯老太太照例是要带了合家人等到普陀烧香的。”参阅《翻译名义集·众山》。
小提示:"衣钵五代遗,榱桷普陀仿。"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全诗
相关名句
-
巧言不如直道,我谢你个达摩俫把衣钵亲交。
出自:《杂剧·布袋和尚忍字记》
-
传家衣钵只诗书。
出自:陈允平的《临江仙(寿千八兄)》
-
从师得千载一见之人,直取旌麾作衣钵;
出自:吴汝纶的《挽李瀚章联》
-
鼻祖登科,已逾百载,衣钵于今喜再传。
出自:刘仙伦的《沁园春.庆彭司户》
-
君家南山有衣钵,丛桂分香老蟾窟。
出自:赵秉文的《就刘云卿第与同院诸公喜雨分韵得发字》
-
衣钵敢云传自我,箕裘原是属诸孤。
出自:林熙春的《送游座师伯子绚寰还莆》
-
传家有衣钵,断狱尽春秋。
出自:苏轼的《用前韵再和许朝奉》
-
千年衣钵今传北,独愧南宗一线天。
出自:庞嵩的《盱湛楼》
-
一代声名属韩吕,百年衣钵付严黎。
出自:赵蕃的《寄道正阇黎二老师并帖季萧兄》
-
赢得阇黎争匿笑,讵是灵山衣钵。
出自:陈维崧的《贺新郎.茶村寺寓逢庭柏上人有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