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辖纲维地,中书政事堂。
-
朗读
- 0喜欢
出处
出自元许有壬的《至正改元四月十三日戊子皇帝御龙舟幸护圣寺中书右丞臣帖木尔达实参知政事臣阿鲁臣有壬扈行乐三奏命右丞前特授平章政事参政进右丞臣有壬进左丞恳辞不允惶汗就列平章右丞曰今日游骋之盛恩遇之隆不可不纪也悚惧之馀为二》
拼音和注音
zuǒ xiá gāng wéi dì , zhōng shū zhèng shì táng 。
小提示:"左辖纲维地,中书政事堂。"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政事:政事zhèngshì政府施政的事务过问政事
政事堂:唐宋时宰相的总办公处。唐初始有此名,设在门下省,后迁到中书省。开元十一年公元年改称中书门下,因宰相名义上即为中书门下省长官之故。下设吏﹑枢机﹑兵﹑户﹑刑礼五房。北宋就中书内省设政事堂,简称中书,与枢密院分掌政﹑军,号称'二府'。元丰改制后,遂以尚书省的都堂为宰相办公所在,因也称都堂为政事堂。
纲维:1.总纲和四维。比喻法度。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不以此时引纲维、尽思虑。”《北齐书·循吏传·路去病》:“重以政乱时难,纲维不立,功臣内戚,请嘱百端。”《明史·张永明传》:“以整飭纲维为己任。”孙中山《兴中会宣言》:“盖中国今日政治日非,纲维日坏,强邻轻侮百姓。”2.维系;护持。《三国志·魏志·刘放传》:“又深陈宜速召太尉司马宣王,以纲维皇室。”《世说新语·言语》“陶公疾篤,都无献替之言,朝士以为恨”刘孝标注引《陶氏叙》:“侃少有远概,纲维宇宙之志。”《魏书·彭城王勰传》:“诚宜永兼将相,以纲维内外。”3.犹纲领。宋朱熹《<中庸>章句序》:“歷选前圣之书,所以提挈纲维,开示藴奥,未有若是之明且尽者也。”朱自清《白采的诗》:“这样才可绝断众流,独立纲维,将主人公自己整个儿一丝不剩地捧给我们看。”4.寺庙中的司事僧。唐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寺塔记上》:“又寺先有僧,不言姓名,常负束藳,坐卧於寺两廊下,不肯住院。经数年,寺纲维或劝其住房,曰:‘尔厌我耶?’”唐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支植下》:“卫公言北都惟童子寺有竹一窠,纔长数尺,相传其寺纲维每日报竹平安。”
小提示:"左辖纲维地,中书政事堂。"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全诗
相关名句
-
文章政事通枫陛。
出自:程正同的《贺新郎(寿县宰)》
-
但得举贤勤政事,同扶社稷辅神尧。
出自:《杂剧·雁门关存孝打虎》
-
德洽百姓,摄行政事,
出自:司马迁的《秦楚之际月表》
-
文章政事追先达,冠盖声华羡昔贤。
出自:牟融的《赠浙西李相公》
-
东京政事三公缺,阉宦专权祸尤烈。
出自:韩邦靖的《玄明宫行》
-
政事有谁咨蹇老,功名未合愧终童。
出自:饶节的《赠霍明府伟》
-
无数流离未安集,几多政事合图回。
出自:马之纯的《覆杯池》
-
不须日食万万钱,公无身坐政事堂。
出自:罗玘的《屠冢宰父封宫保诗》
-
岂无勋业动当世,不劳政事耽文儒。
出自:文彭的《寿郡伯胡公乃翁八帙》
-
旋踵之间政事堂,挂冠神武一何忙。
出自:方岳的《内翰程端明挽诗(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