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出三昧手,观此真面目。
-
朗读
- 0喜欢
出处
拼音和注音
suì chū sān mèi shǒu , guān cǐ zhēn miàn mù 。
小提示:"遂出三昧手,观此真面目。"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真面目:真面目,读音为zhēn mìan mù,汉语词语,指真实的面貌和色彩 。
面目:(名)①同“面貌”①:~狰狞|~可憎。[近]面目。②同“面貌”②:政治~|不见庐山真~。[近]面目。③面子;脸面:任务完不成,我有何~见同志们。
三昧:佛教用语,意思是使心神平静,杂念止息,是佛教的重要修行方法之一。借指事物的诀要:深得其中~。[梵samādhi]
小提示:"遂出三昧手,观此真面目。"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全诗
相关名句
-
清净家风,如常合道,本来面目休迷。
出自:无名氏的《满庭芳》
-
制中面目今何似,折尽寒灯半夜心。
出自:陈献章的《寄廷实制中》
-
这里何曾分面目,个中奚事泥形模。
出自:李江的《梅花百咏(其一)无极》
-
归无面目见天子,筑台何颜怀故都。
出自:宋无的《李陵台》
-
更烦转示宜真子,返照面目思前程。
出自:王世贞的《孙荣祖氏所降仙笔贻我金书阴符经跋尾云文阳真人得道时所说白玉蟾翁始表见于世又以长歌四百九十字见赠颇及前生事勉以修持且劝檀施聊此奉酬并效薄见于奉行仙童宜真子》
-
群公面目存,清夜试扪衷。
出自:姚燮的《后从军诗五章(其五)》
-
面目变尽声音存,雄鸡一鸣惊逖琨。
出自:孙星衍的《黄二游黄山归索赠长句》
-
本来面目吾忘我,过去光阴彼是谁。
出自:王鏊的《谢贺宪副泽民示摄生书》
-
肝肠绝怨怼,面目忘媸妍。
出自:胡应麟的《题瞿令人册为茂才绍曾》
-
语言无味,面目可憎。
出自:待考的《嘲张之洞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