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仆在三舍,抗言拒刑臣。

拼音和注音

tài pú zài sān shě , kàng yán jù xíng chén 。

小提示:"太仆在三舍,抗言拒刑臣。"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太仆:官名。周官有太仆﹐掌正王之服位﹐出入王命﹐为王左驭而前驱。秦汉沿置﹐为九卿之一﹐为天子执御﹐掌舆马畜牧之事。南朝不常置。北齐始称太仆寺卿﹑少卿。历代沿置﹐清废。参阅《周礼.夏官.太仆》﹑《汉书.百官公卿表》﹑《通典.职官七》。旧时对绿林好汉的尊称。

三舍:1.泛指距离远。2.古代一舍三十里,三舍为九十里。3.二十八宿,一宿为一舍。三舍指三座星宿的位置。4.宋代元丰以后,太学分三舍;上舍、内舍、外舍。

小提示:"太仆在三舍,抗言拒刑臣。"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相关分类
全诗
文徵明

文徵明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相关名句

主题

热门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