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书论国事,忌讳失料拣。
-
朗读
- 0喜欢
出处
出自宋释德洪的《洽阳何退翁谪长沙会宿龙兴思归戏之》
拼音和注音
shàng shū lùn guó shì , jì huì shī liào jiǎn 。
小提示:"上书论国事,忌讳失料拣。"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书论:文章,论着。古代文体名。书与论。
国事:(名)国家的重大事情:关心~。
上书:上书shàngshū∶向君主进呈书面意见;给地位高的人写信陈述意见上书乞骸骨。——《后汉书·张衡传》吾上书太夫上,谱汝诸孙中。——清·全祖望《梅花岭记》∶旧时指私塾先生给儿童讲授新课
忌讳:(动)①由于风俗、习惯或个人理由等方面的顾忌,对某些言语或举动有所顾虑,日久成为禁戒:有些人~4这个数字(迷信)。②对某些有可能产生不利后果的事力求避免:做事情最~虎头蛇尾。
小提示:"上书论国事,忌讳失料拣。"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全诗
相关名句
-
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
出自:文天祥的《指南录后序》
-
有志向曾言国事,论心何止在科名。
出自:乐雷发的《送邵瓜坡试湖南漕举》
-
武陵一出国事去,眼见宫阙飞埃尘。
出自:姚文田的《题卢忠肃公手札》
-
坤维终古在,国事近来无。
出自:吴当的《再和康武一百五十韵》
-
吁嗟国事不可为,死乃庸行毋足奇。
出自:伊秉绶的《题明孙节悯遗书册后》
-
咸丰季年国事亟,共鲧得政刑狱繁。
出自:李慈铭的《潘伯寅光卿属题小像》
-
国事陵夷花事替,一般补救一般难。
出自:张洵佳的《狂风三日夜,花枝摧折殆尽,诗以唁之》
-
喜闻国事春消息,欢上慈颜语吉祥。
出自:刘绎的《甲寅元旦》
-
汉家真个无男子,国事还须女子功。
出自:费墨娟的《昭君怨二首(其一)》
-
应视国事如家事;
出自:张师诚的《堂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