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色常依旧,风流孰与攀。
-
朗读
- 0喜欢
出处
出自清黄景仁的《青山道中闻稚存已至姑孰(其一)》
拼音和注音
yuè sè cháng yī jiù , fēng liú shú yǔ pān 。
小提示:"月色常依旧,风流孰与攀。"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风流:(形)①有才华的;杰出的:数~人物,还看今朝。②指有才学而不受礼法拘束的:名士~。③有关男女间的放荡行为:~韵事。
月色:(名)月光。
依旧:(动)照旧,像过去一样:山河~。②(副)仍然,还是如此。[近]依然|仍然。
孰与:1.与谁。《公羊传·宣公十五年》:“庄王曰‘子去我而归,吾孰与处于此?吾亦从子而归尔。’”《史记·孟尝君列传》:“齐无秦,则天下集齐,亲弗必走,则齐王孰与为其国也!”《新唐书·韩翃传》:“时有两韩翃,其一为刺史,宰相请孰与,德宗曰:‘与诗人韩翃。’”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人生长远别,孰与最关亲?不遇知音者,谁怜长叹人?”2.犹言何如。意谓还不如,常用于反诘语气。《荀子·天论》:“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汉班固《东都赋》:“且夫僻界西戎,险阻四塞,脩其防御,孰与处乎土中。”《周书·杜杲传》:“若使齐寇乘之,则彼此危矣。孰与心忿悔祸,迁虑改图。”3.比对方怎么样,表示疑问语气。用于比照。《墨子·耕柱》:“巫马子谓子墨子曰:‘鬼神孰与圣人明智?’”《战国策·齐策一》:“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史记·范雎蔡泽列传》:“功彰万里之外,声名光辉传於千世,君孰与商君、吴起、大夫种?”宋王安石《酬王濬贤良松泉二诗·松》:“试问苍官值岁寒,戴白孰与苍然好?”明徐渭《自为墓志铭》:“不知古文士以入幕操洁而死者众矣,乃渭则自死,孰与人死之?”
小提示:"月色常依旧,风流孰与攀。"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全诗
相关名句
-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出自:李白的《赠孟浩然》
-
府公高宴入春开,江左风流异代才。
出自:王世贞的《岭右张羽王明府邀合郡诸名胜会饯虎丘时江右龙司理亦集辄成二章为谢(其一)》
-
不将粉黛从时样,尽有风流愧后尘。
出自:顾清的《送胡仲光分务清江浦》
-
颇怪一时文翰谱,风流犹欠李云阳。
出自:程敏政的《大坂往返得诗十绝(其三)观云阳李一初先生真迹》
-
风流云散繁华去。
出自:刘炳的《虞美人.重游三山感旧》
-
今日风流名士,想惟有、传柑依旧。
出自:陆求可的《玉漏迟》
-
瓶里桃花点点红,水南依旧笑春风。
出自:韩淲的《三月初三日》
-
堂上虫声喧坐榻,城头月色照沙湾。
出自:梁以蘅的《感秋和钱紫山》
-
为爱风光浮竹筏,最宜月色映沙堤。
出自:黄家鼎的《凤邑四咏》
-
月色半城虚,砧声四邻作。
出自:王恭的《冶城客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