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向东都更长眺,铜驼金谷半荒垓。
-
朗读
- 0喜欢
拼音和注音
shì xiàng dōng dōu gèng zhǎng tiào , tóng tuó jīn gǔ bàn huāng gāi 。
小提示:"试向东都更长眺,铜驼金谷半荒垓。"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金谷:1.在今河南省洛阳市西北。2.指晋石崇所筑的金谷园。3.泛指富贵人家盛极一时但好景不长的豪华园林。4.借指仕宦文人游宴饯别的场所。
东都:1.历代王朝在原京师以东的都城。(1)商代指商丘,在殷(殷墟)之东。故址在今河南省商丘县。《左传·定公四年》:“封畛土畧……取於相土之东都,以会王之东蒐。”杨伯峻注:“相土,殷商之祖。《太平御览》八十二引《竹书纪年》云:‘后相即位,居商丘。’则,相土之东都为今河南商丘县。”一说指帝丘(今河南省濮阳县)。参阅《通鉴地理通释》卷四。(2)西周指洛邑,故址在今河南省洛阳市西。在镐京之东。《左传·昭公三十二年》:“昔成王合诸侯城成周,以为东都,崇文德焉。”(3)东汉都洛阳,在西汉京都长安之东。汉班固有《东都赋》。(4)隋唐时指洛阳。时京都在长安。《隋书·炀帝纪上》:“﹝大业五年春正月﹞戊子,上自东都还京师。”《新唐书·高宗纪》:“﹝显庆二年十二月﹞丁卯,以洛阳宫为东都。”(5)南唐指广陵,在建康之东。故址在今江苏省扬州市。宋陆游《南唐书·烈祖纪》:“﹝昇元元年﹞以建康为西都,广陵为东都。”(6)元代指大梁。故址在今河南省开封市。清侯方域《定鼎说》:“胜国有三都焉:冬春居大都、东都……东都者,大梁也。”2.代指东汉。唐韩愈《荐士》诗:“五言出汉时,苏李首更号。东都渐瀰漫,派别百川导。”明宋濂《张侍讲<翠屏集>序》:“文之难言久矣。周秦以前,固无庸议。下此唯汉为近古,至於东都则渐趋於綺靡。”3.长安东都门的省称。汉疏广与侄受同时退隐,满朝百官祖饯于东都门外,后以“东都”谓致仕或饯别之地。《南齐书·徐孝嗣传》:“世祖问俭曰:‘谁可继卿者?’俭曰:‘臣东都之日,其在徐孝嗣乎!’”《文选·江淹<别赋>》:“帐饮东都,送客金谷。”李善注引苏林曰:“长安东都门也。”参见“东都门”。
铜驼:1.铜铸的骆驼。多置于宫门寝殿之前。2.即铜驼街。3.借指京城,宫廷。
小提示:"试向东都更长眺,铜驼金谷半荒垓。"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全诗
相关名句
-
漫独对、铜驼溅泣。
出自:吴湖帆的《霓裳中序第一.柬遐翁香岛,和惠词原韵》
-
流转江湖鬓已皤,重来阙下扶铜驼。
出自:张之洞的《中兴》
-
秋月春花当令节,金马铜驼徒望切。
出自:许赞的《白纻词三首(其三)》
-
宫廷薪胆人皆讳,荆棘铜驼客已愁。
出自:李寄的《次杜工部秋兴八首(其六)》
-
宫门老臣三叹息,铜驼会见在荆棘,老奴亦言座可惜。
出自:洪亮吉的《铜驼叹》
-
金鱼玉盎落人间,石马铜驼埋古道。
出自:陈肇兴的《莲花峰吊闽忠懿王墓》
-
荒原晓露铜驼泣,古驿秋风铁马嘶。
出自:郑琰的《黄山道中》
-
浴尽簏帘香,铜驼立荆藿。
出自:魏学洢的《读史杂述(其五)》
-
伤心望金马,极目悲铜驼。
出自:韩驹的《送鄂州刘使君》
-
举目烽烟遍区宇,巷陌铜驼委榛莽。
出自:袁华的《来龟轩歌为顾仲瑛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