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床竹几仅容身,静对何曾有杂宾。

出处

出自明文徵明的《陈道通见和再答

拼音和注音

kuāng chuáng zhú jǐ jǐn róng shēn , jìng duì hé céng yǒu zá bīn 。

小提示:"匡床竹几仅容身,静对何曾有杂宾。"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何曾:(副)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未曾:这些年来,他~忘记过家乡?

容身:(动)安身;存身:~之地|无处~。

小提示:"匡床竹几仅容身,静对何曾有杂宾。"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相关分类
全诗
文徵明

文徵明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相关名句

主题

热门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