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公不请长缨去,有口真堪伐可汗。
-
朗读
- 0喜欢
出处
出自宋周紫芝的《读郑公奉使录(其一)》
拼音和注音
zhèng gōng bù qǐng cháng yīng qù , yǒu kǒu zhēn kān fá kè hán 。
小提示:"郑公不请长缨去,有口真堪伐可汗。"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可汗:亦作“可罕”。古代鲜卑、柔然、突厥、回纥、蒙古等民族中最高统治者的称号。
长缨:1.长绳子,今也比喻革命军队,革命力量。2古时系帽的长丝带。3.指华衣美服者或达官显贵。4.指驾车时套在马颈上的长革带。5.指捕缚敌人的长绳。
小提示:"郑公不请长缨去,有口真堪伐可汗。"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全诗
相关名句
-
问长缨何时入手,缚将戎主?
出自:刘克庄的《贺新郎·国脉微如缕》
-
献捷见天子,论功俘可汗。
出自:高适的《东平留赠狄司马》
-
长缨惭贾谊,孤愤忆韩非。
出自:罗隐的《秋日怀贾随进士》
-
萧条对裋褐,激烈投长缨。
出自:胡应麟的《庚辰夏五月念之二日余三旬初度也碌碌尘土加以幽忧之疾靡克自树俯仰今昔不胜感慨信笔抒怀六百字》
-
共说承家多节操,伫看塞北请长缨。
出自:温纯的《送王将军北征》
-
可汗垂泣小王号,不敢跳奔那敢战。
出自:陆游的《大将出师歌》
-
马前拜问天可汗,五十年来今健否。
出自:朱诚泳的《龙支行》
-
殿前金刀割兔肉,门外雕戈来可汗。
出自:刘定之的《五台行(其三)沙台》
-
色相出元代,采烹奉可汗。
出自:弘历的《题沈周写生二十四种(其十四)胡萝卜》
-
又天可汗又天朝,四表光辉颂帝尧。
出自:黄遵宪的《赠梁任父同年(其五)》